《儒林外史》中对于饮食的追求如何?

鲁迅先生在评价《儒林外史》这本书时曾说:“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间,如在目前”。除了人物的描写写实以外,书中对于饮食文化的描写也很细致,反映了当时人对于饮食的诸多追求,非常有助于后人去研究那个时代的饮食文化。

一、对于食礼的重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就连饮食中对于礼仪的要求也十分的高。比如《儒林外史》中但凡有客人来都会煮茶品饮,待客之礼是一定少不了茶的。座位安排也很有要求:“楼底下摆了八席,二十四位同坐,两边书房摆了八席,款待众人,吃了半日的酒”。

二、包含孔孟的食道

《论语》中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吴敬梓先生在《儒林外史》一书中描写的很多名士的生活还有饮食态度都很相似。比如王冕只是:“每日画几笔画,读都认得诗文,渐渐不愁诗文”,并不愿巴结豪奢贵族,与贪官为伍。杜少卿散尽家财,“布衣蔬食,心里淡然”,与孔孟的君子之道不谋而合。孟夫子也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

三、对于饮食的要求

《儒林外史》中对于美食的要求之一就是清洁,比如第十二回中就明确写出来:“娄府食品之情节”第三十一回杜府“肴馔都是自己家里整治的,及其清洁”,正如孔老夫子所说:“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而茶、酒则要求清香,书中说:“茶酒之清香,不消细说”,“坐定,家人捧茶上来,揭开来,似白水一般,香气芬馥,银针都浮在水面。吃过,又换了一旬‘真天都’,虽是隔年陈的,那香气尤烈”。

文/Cola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01 02:05
  • 阅读 ( )
  • 分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