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同人最爱吃的东西,必定要数刀削面。作为中国五大名面之一,它并没有广泛走进大众的视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起源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他们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10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后,让老汉去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的大门时,老汉的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囔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叶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三晋大地。
风格特点: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以刀削面最为有名,可谓“面食之王”。它有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等特点,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物美价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独特的大同风格。
制法工艺:刀削面对和面的要求较高,和好面后,用湿布盖住,醒20分钟。把醒好的面团揉成椭圆形面块放在面案上,左臂托案,右手拿砍面刀,用前挑后砍的方式砍下一根根长约30厘米的面条下入锅。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面煮好出锅后盛在碗里,浇上卤,主要是猪肉丁,此外还会配上卤蛋、豆干和咸菜下饭,再倒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汤,寒冷的天气里吃起来特别温暖。面条口感爽滑,汤浓味醇,真是美哉快哉。
(文by Alina,图取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