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历史上,有两次中西交流比较重要。一次是基督文化(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还有一次便是郑和的七次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至1433年的20多年间,从苏州刘家港起锚,遍及琉球、菲律宾、马古鲁海,到莫桑比克海峡、南非沿海,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历史学家对此次活动有诸多评价,虚耗浪费太严重、过度的宣扬政治、朝贡厚往薄来以及海洋政策的失败、航海事业的滑稽结局等,但不可否认对后世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生活吃的用的方面。
据统计,运回国的货物有185种之多,食品3种、木材3种、颜料8种、五金17种、动物21种、药品22种、珍宝23种、香29种、布51种(数据来源《中国饮食文化史》)。比如番盐、糖霜、胡椒、苏木,香樟,翡翠,玛瑙,狮子,檀木,黄梨,海货,榴莲,麒麟(长颈鹿),宝刀,热带植物种子……几乎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比起咱们送出去的金银珠宝,瓷器,茶叶,丝绸等高档品确实是亏了不少。
长颈鹿首次出现在明朝宫廷时,被视为祥瑞之物——麒麟
对饮食生活最直接的影响是食品原料和香药的进口。胡椒和香药是当时的大宗进口货,胡椒可以用来调料,也可以作为药用,在中国长时期内都比较珍贵,寻常百姓没机会享用。香料植物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就从西北和东南有传入(丝绸之路上有很多芳香料),兼有香料和药用双重功效。郑和往返于盛产香料的东南亚,自然带回很多,同时开拓了国内香料市场,像无锡酱排骨、南京桂花鸭显然受到此风影响。再加上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观念影响,所以不难接受这种材料。 不过没有像东南亚菜品中香料使用那么频繁,估计一是口味的差异,二来是有些香料很难运用在传统的中国菜当中吧。
文/G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