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印刷术的普及,文人越来越接地气,文学创作商品化成为时代趋势。加之饮食烹饪技术和饮食器具的发展,催发了文人撰写饮食论著的热情,所以明清两代的饮食类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下面举例一些熟悉的:
1.野史笔记:因为正史往往对经济、文化内容涉及少。李斗的《扬州画舫录》、朱权《神隐志》、刘基的《多宁鄙事》、高濂的《遵生八笺》、陆容《菽园杂记》、田汝成《西湖游览志》、田艺蘅《留青日札》、张岱《陶庵梦忆》,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曹廷栋《养生随笔》等。
2.食谱食单:这其实是最能反应饮食真实状况的,而且行文调理清楚,便于阅读。如明代的《宋氏养生部》,共六卷,每卷分目,先按原料分类,再按烹饪方法分,这种食谱也是很有开创意义。 清代有名的《调鼎集》收录了2000多种菜点,涉及很多地域特色,且有总结经验的阐述。 当然影响最大的是清代“食圣”袁枚的《随园食单》。
3.农书类: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高濂《野蔌品》属于农书,不过提供了不少的食物原料知识。有些专门写某一类原料的,如《广菌谱》、《鱼品》、《海味索隐》。
4.文学作品:主要一些小说中有大量描写。《水浒传》中大碗吃喝,酒肉生活;《金瓶梅》描写的市井生活提及的菜肴、蔬菜水果、小吃很多,以及暴发户豪门的宴饮场面;《红楼梦》自不必说,清代官府大户人家真实生活场景的最好代表作。
书太多了,如果是需要专业文献,还可以翻阅地区的方志类,记录了当地的饮食名物和饮食风俗,最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
文/G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