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您的汤和羹问题。简单说来,两者本质其实一样的,只是两者用料、形式上有差别。汤是羹的另外一个别称,至少在清代以前是把“汤”叫做“羹”的。为什么呢?可能觉得这个叫法“雅而近古”,那怎么又叫“汤”呢?是怕产生误解,会认为羹是在庄重场合招待宾客时候才有的。其实,“汤”就是一种普通的食物,和饭一起享用的。是怕饭到了喉咙咽不下去用汤来润润(这是我从爱喝汤的朋友那儿经常听到的话,好像没汤喝就咽不下去),且从养生角度来看,这样利于消化。这部分是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部·蔬食第一》中专门列出来讲的汤,严格说来,最早的羹仅仅是肉汤,很稠的那种,后来才有蔬菜。
历史上有名的汤很多,像上海地区流传已久的扣三丝汤,三丝就是金华火腿、笋丝和熟的鸡脯丝,考验刀功技术,熟练的挑和技巧,成品红白相间,色泽艳丽,故也被称作“金扣三丝”,又因堆积如山,好像金银堆积的吉利象征,所以以前农村人家喜宴上这都作为主菜,讨个好彩头。
不翻汤
据说有120年历史,创始人刘振生,现在传到第三代,有金针菇、粉丝、韭菜、海带、香菜、虾皮、木耳、紫菜等,制作过程正如其名,将做好的薄饼(最好为绿豆饼)置于高汤上,待锅中的水翻滚时,饼子却不翻个儿,口感酸、辣,略带点麻。
羊肉汤
一到天冷的时候就想来碗羊肉汤,特色的比如洛阳阎家羊肉汤,传第四代,有1500年历史可追溯。
胡辣汤
河南小吃系列的一绝。起源于清代中叶,在民国初年最兴旺,之后有不断翻新,当地人几乎每天要来一碗,原料以粉条、肉、花生仁、芋头、山药、金针、木耳、干姜、桂仔、面筋泡主料,辅料有芡粉、花椒、茼香、盐、糖、香油等,最关键的应该就是胡椒,做成的汤呈暗红色,非常刺激食欲。
文/G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