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是非要中秋节才吃,平时也可以,不过好像很少有卖。月饼最初和中秋节没半毛钱关系。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宋代,便出现“月饼”一词,且在南宋临安饮食市场上有所出售。但这只是一种普通的食品,且常年有售,并没有专门与中秋节挂钩。苏东坡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句子,也不是用来歌颂中秋的,把月饼和中秋联系在一起的,那是到明代。明代嘉靖年间著名文人田汝成所著的《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月饼和中秋有关可能和这两个传说有关。一个是相传元朝时,中原地区的人们不愿意被当时的外族蒙古人欺压和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也是抗元的主要力量,有一次,想要和外面传递消息,但是元官兵搜查严密。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人制造很多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让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响应起义,此举成功传出消息并获得胜利。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在东北地区,更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另外一个就是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了。嫦娥飞到月宫后就开始想念丈夫,而后羿也日思夜想,期望能再见到妻子。某一天,一位世外仙人告诉后羿一个方法:在八月十五月圆晚上,用面粉作丸,团成如圆月的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嫦娥的名字,等到三更时分,嫦娥就会回来见他。据说后裔用这个办法真的见到了从月亮中飞来的嫦娥,夫妻重圆。这种面粉做出的圆团后来就演变成了各式月饼,象征月圆人团圆。
虽然我觉得这些故事都不太可信,不过月饼自从和中秋节有关后,人们对它寄予了很多美好愿望,求团圆的,求科举成功,联络感情,甚至求婚嫁、求子的。
现在过中秋,我只关心放假和今年出了什么馅儿的月饼好吃的。
文/G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