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灾荒年代粮食不够的时候人们食用”野菜“,都吃哪些呢?

历史上这种事件发生不少,灾荒年代不要说吃野菜,吃人的都有。对广大百姓来说,很多时候有野菜挖了吃已经是非常好了。就说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和技术已经发展不错,但是抵不过自然灾害,即使是被史家称作“盛世”的明代永乐、清代乾隆两朝,也是饥荒不断、田谷不登、饿殍载道。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找“替代食品”,比如明代有些人在灾荒中用“观音粉”的滑土和糠做饼充饥;有的人采用一种人面豆子,结果吃了生病死亡;清代有记载吃“菜子、蕉头、浮萍”的。(参见《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及历代农业政策资料》

明清食用野菜比任何一个朝代面都宽,持续时间也长,14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被认为是寻找食用植物的时期。从植物学观点分析,植物类别有草类、木类、米谷类、果类、菜类;从可食用角度说,有叶、实、根、根笋、花、花叶、叶皮等。除了《本草》书籍所记的138种,明代又扩展到370多种。比如一些大家熟悉些的:

竹节菜、兔儿酸、金盏菜、水莴苣、牛尾菜、凉蒿菜、莼菜、白蒿、野茼蒿、石芥、绞股蓝、野茴香、珍珠菜、山芹菜、山白菜、香菜、后庭花、柴韭、嫩叶青、苏子苗、野萝卜、莼菜……,野山药、山萝卜、绵枣儿、香蒲,野黍、燕麦……还有种类繁多的菌类品种。

其实不仅是灾荒的时候,一般人家平时也吃的这些。野菜摘回来后炸熟,水浸,去掉酸味苦味,油盐调味;后来还学会拿来炒菜,做羹汤,制作越来越精细,甚至拿来招待宾客。明代高濂的《野蔌品》介绍了很多精细食用的野菜方法。

有些“野菜”现在还很少了,可能是环境影响,活着人们可吃的食物多了不去关注这些。超市里熟食铺卖的一盒凉拌菜,就是野菜伴着豆干花生能标价10块钱,酒店一盘凉菜更是好几十。追求素食、健康饮食的人士又开始重新追求野菜了。



文/GSN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01 02:05
  • 阅读 ( )
  • 分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