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有区别,应该是成分问题,一般就水和淀粉。但是看拉面师傅将一块揉好的四五斤重的面团,变成成千上万根粗细均匀的细丝儿(应该叫溜条)。家里的面团我感觉拉不出那么多面,所以和面团也很有学问。我自己不擅长做这个,后来听北方朋友乐此不疲地介绍过程和原理,总算稍微明白了些分享给大家:
面团和得好,就要形成柔软有筋性的面筋网络,而面筋性蛋白质的存在、加水以及揉搓是形成面筋结构的三要素。
1.面筋性蛋白质:在调制面团时,面粉中的淀粉吸水很少,体积稍微胀大。蛋白质吸水膨胀后,分子之间发生结合,形成面筋。淀粉颗粒则填充在面筋网络中,形成面团。面团的结合力、弹性主要由面筋网络提供,而延伸性、可塑性则与面筋网络和淀粉粒均有关。所以,看到师傅们在揉搓过程中加淀粉,其实是为了降低面团的弹性,而延伸性、可塑性上升。
2. 加水。水是形成面筋结构的必要因素,这个从分子角度来说,加水可以与面团中蛋白质表面亲水基因(麦谷蛋白分子)相遇,即生成氢键而结合。这个过程就开始形成面筋了
3.揉搓的作用 揉搓的过程,可使紧邻的蛋白质分子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动,并且发生二硫键的交换反应,也使得分子间二硫键的数目增多。简单就一句话,增强面团的弹性、强度、韧性。
另外,会加两种添加剂,食盐和食碱。
面团中加入1%~1.5%的盐,能使面筋产生相互吸附的作用,增加面团的弹性,从而使整个面团在延伸或膨胀时不易断裂。但是注意根据面粉量来加,太多的话盐析作用大,面条容易断裂。
食碱(碳酸钠),促进水化作用,而且由于ph值升高,淀粉可以部分水解成糊精,增加面团的黏性。同时面筋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在碱的作用下,发生了适度变性,更有利于面筋网络的形成,使面团松散、柔软,手感细腻。
我这了解的比较理论,具体用量和操作大家可以去参网上的介绍和视频学习,拉面过程学起来不容易,可以用小面团在家试试。
文/G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