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食物,历史久远,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可以寄托着各种各样的情谊,如思念、祝福、长寿等意义,面条也分为喜面、寿面、情长面、婚嫁面等。因此可以说,中国的面条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下面,让笔者粗略介绍一下我国面条的发展过程吧。
中国最早的面条
面条的起源其实颇受争论,中国和阿拉伯等国都曾称面条是起源于本国。但是在2002年的时候,我国青海地区出土了目前中国最早的面条,那是用粟米面和黍米面制成的面条,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面条,这个发现不但将中国面条的历史一下子追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每个地区时间都不一样)。同时也证明了面条的确起源于我国(在没有新的考古证据出来的情况下,不排除有更早的面条出土,将先前结论推翻)。
在我国古代,面条叫做“面饼”、“汤饼”,例如在《夜航船》中记载:“魏作汤饼,晋作不托”。唐代的时候,古籍中记载的对面条的称谓还有“不托”,南宋的程大昌在《演繁录》中有解释“不托”的含义:“古之汤饼皆手持而擎至汤中,后世改用刀儿,乃名不托,言不以掌托”。而在北宋庞安时所著的《伤寒总病论》一书中才有面条的记载:“煮饼是切面条,汤煮,水淘过,热汤渍食之”。
简短介绍了中国的面条的历史,下面介绍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面条。
一、陕西的面条
陕西的关中平原盛产优质的小麦,是面条的重要食材原料,(在面条起源的问题上,其实可以从面条的原料上入手,比如小麦(面条的原料有很多,只是以小麦举例)的原产地是哪里?小麦的食用史,这在侧面可以去印证面条的历史,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路)因而陕西的面条种类繁多不同的制法、不同的汤料,不同的吃法,香味扑鼻,有一位湖北人在吃完陕西的面条后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西安归来不吃面》,大赞西安的面条。文章中写道:“西安归来再吃面条,仿佛饮了未沸的开水,面味未得……”。
二、山西的面条
用一句话来形容山西人制作面食的方法,那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个词用在美食上是个褒义。也就是说,山西人制作面食的方法种类极其多样。浇头、佐料各有特色,酸、咸、辣是山西面条的主要口味,味道鲜香,食用方便。
中国的面条种类数不胜数,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限于篇幅,这里笔者就不一一介绍了。
文/C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