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面条吗?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面条,面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目前,世界食文化和食品科技史界对“面条起源于中国”的观点已基本达成共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著《齐民要术》中就有对面条丰富的记载,不过那时的面条不叫“面条”,它的常用名是“水引”饼。书中对于“水引”饼制法的记述是这样的:“挼如箸大,一尺一析,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大意就是说将和好的面揉搓捻引成细长的索条,之后再将这长索条按一尺长一段断开,置于盛有清水的大盘中浸泡。待到釜中汤煮沸时.于釜边将每根面线捻展成如韭菜叫那样薄的条状,逐一投入沸汤中煮。

由此可知,“水引”饼的技术关键和特点是将面剂在水中浸泡,再经在水中拉引捻展.并在釜边随手投人沸汤中的。由于面剂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使劲揉搓之后形成了致密的面筋网络,故很富有韧性弹力,表面非常光滑。更由于每根料剂都是于工用力反复揉搓而成的,而非如今天这样系用刀具缕切成形,因此每根料剂的面筋网络均自成致密结构,其筋劲韧性均远在今天餐饮业所标榜的“手擀面”之上。面剂经清水略微浸泡之后,既充分吸水又脱落了附着的干粉,因之更柔韧黏结、光滑品亮.同时便于抢延成板薄的形态。面剂经沸水煮熟之后,既白洁晶莹.又口感筋柔香甜,十分爽惬人意。

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这种纯系繁复手工操作、一根一根揉搓捻引而成的面条,在当时确属精工细作.费时费力,工效极低,很难在普通世俗之家普及,下层社会民众实在难有消费这种水引面的经济实力。

文/Cola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01 02:05
  • 阅读 ( )
  • 分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