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时的“索饼”,是因为其独特的形态,而获名的诸多“饼”中的一种。清代江苏宝应学者成蓉镜(字芙卿)在他的《释名补证》中对“索饼”做过相关解释:“索饼,疑即水引饼,今江淮间谓之‘切面’。”他把东汉末的“索饼”说成就是清代中叶下江地区的“切面”,正确地指出了“索饼”是水煮面条这一根本属性。
而东汉末年人刘熙的《释名》一书所记“索饼”之文则颇耐寻味:“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成蓉镜将东议末的“索饼”北魏末的“水引面”和清代中叶的“切面”三者之间用等号连接了起来,不过如今这一观点颇有争议,因为三者之间还是存在许多差别的。
“索饼”的命名,最大可能是取“索”字动词性,即取意于搓捻绳的动作,如中国人手工包饺子下剂儿之前先搓条的动作一样。“索饼”的“索”,应当是“合绳”之前的搓捻动作或其过程;正是这一操作过程,使面条逐渐变得细长,直到加工者认为可以投放到沸汤中去煮的标准为止。
因此,索饼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水煮面条,但不应该作为水煮面条最早的出现原型。水煮面的最早出现时间应该更早,甚至可以上溯到西汉时期。发展到东汉的索饼是用手工(而非用刀具)揉搓延引成的长而细的面线形态,当时的“索饼”是事厨者边制作、边投入沸汤中煮熟的,是当时面食的通用食法之一。
文/C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