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女孩不爱学习,睡懒觉,迷恋手机,顶嘴,家长该怎么办?
题主的问题里有一以下信息,
1、孩子不爱学习,
2、孩子迷恋手机,
3、孩子叛逆
归结为一点,孩子很叛逆,家长很焦虑。
答案是,不管、不问、不教。只专注于家长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就是家长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要再管孩子了。
一、发现孩子的优点听到这个解决方案时,题主会有些隐隐的不安,马上就会反驳说——这不可能,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她是我的孩子,我不管她,谁管她?
如果你已经愤怒了,显然您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我们可以舍弃这个答案,看看第二个可能选择。
题主想管孩子,想让孩子进步,那题主愿意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并把它说出来吗?
能,还是不能?
如果题主不能做到,那就回归到第一个答案——不要再管孩子了。因为如果你不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赞美她,那你用什么方法使她动起来呢?
小时候,孩子如果不听话,骂一顿,打一顿,她马上就可以按着你的想法来了。可是年龄大了呢?无论是批评,还是许以好处——买衣服、买手机?你会发现除了憋一肚子气,你毫无办法!
二、夸孩子的难处在哪里?如果题主选择走第二条路——夸孩子。那么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夸孩子?
心理学上讲,亲密关系+管理=顺从。所以,题主要想对孩子施加影响,需要处理好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施加自己的影响。
夸孩子的难处在哪里?
1、认知问题。父母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爸妈,有权利管理孩子。所以,夸孩子完全没有必要!
实际上,孩子已经长大,对待孩子就和对待朋友没有什么区别。题主可以找找对待周边朋友的感觉。让朋友高兴的方法,最直接、最方便的就是夸对方。
我们还要明白不是因为你们有血源关系,你们就会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关系,就常常出现“交浅言深”的尴尬情况。
还有刚开始夸孩子,家长有点开不了口。同样孩子也有点不大适应的,她可能会对你的赞美不屑一顾。
但是,不管孩子如何反应,家长找到孩子进步的地方,就夸!
如果家长做不到,请回到上文的第一个选择——做好家长自己的事即可!
2、不知道如何夸孩子。因为中国的父母习惯找孩子缺点,并进行批评。而且它几乎成了我们家长的本能。
比如,美国孩子和中国孩子踢足球。中国孩子进了9个球,美国孩子只进了一个球。中国家长就会说,我们本来有三个球是可以进去的。可是你们失误了!好好反思一下。美国父母呢?他们告诉孩子,你们进的那个球太棒了!配合的很好。
这里不是比较谁的教育方式更好。而是说,我们家长的视角需要变换一下。以便更容易找到孩子的优点,来增加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比如说,在孩子吃早饭的时候,很显然她起来晚了。家长可以说,昨晚是不是学得太晚了,别太累了。
再比如,看到孩子玩手机,你装作不知道,只是告诉孩子,不要一直用手机学习,别累坏了眼睛。活动一会再学,或吃点再学。
孩子在吃饭时一直在玩手机,你可以说,不要再学了,这样会消化不良。吃完饭也要多休息一下。晚上很晚手机,你可以装作看不见。
在改变的前期,你可能是咬着牙在夸孩子——不是出自内心。可是,慢慢的,希望题主能真得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能从内心感受到喜悦。
三、不教、不管和不问的合理性我们已经理解了,想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施加影响最主要的是要有好的关系。
如果你们的关系不好,孩子就不会听你的。就会出现“逆生长”——“你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
不让她玩手机,她因为讨厌你的唠叨,为了逃避她的愤怒的情绪,她可能玩的更“带劲”。
最糟糕的是,她的精力都花在和不和谐的关系对抗上,根本没有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尤其孩子到了高二,学科难度变大,自己日趋成熟,再加上和父母关系不好,很可能不会反思如何进步,而会想,找个人家嫁了算了,不需要如何努力——同样是在逃避一些东西。
所以从长远来看,家长和孩子关系不好,更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夸孩子,就用“三不原则”来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虽然起效慢,但是却给孩子留下来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尤其到了高二,想通了,成绩一样能赶上来。
总之,不让她“逆生长”,就是让她在进步。
采用这个“三不”策略同样有困难。比如你看到孩子玩手机是,就很焦虑,很想去训斥孩子。忍!看到孩子睡懒觉时,忍!老师反应孩子没养成作业时,忍!(千万不要向老师告状)。她熬夜,忍!
告诉自己,自己只要能忍得住,就是为了孩子好。
写在最后,夸孩子真得是为了孩子好吗?不全是,很多的是帮助家长减少焦虑。因为根据自然法则,如果关注优势,我们就会充满力量。如果关注焦虑,我们就疲惫不堪。请记住,“坏”孩子是父母逼出来的,好孩子是父母“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