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苏轼)和东坡肉有什么渊源?

关于苏东坡与东坡肉的问题其实很多人会问,真的有关系吗?有关系的话,是说苏东坡创制了这道菜吗?疑问最多的就是这个。 从史料记载来看,答案可以肯定,两者有关系,东坡先生也确实做了这道菜,但是我们今天饭桌上的东坡肉可能是又经过改良加工,毕竟烹饪技术条件不一样了。

说渊源,就要讲讲苏轼仕途上的那次大遭遇,和以后跌宕的人生了。

45岁名满天下,主掌名州的苏轼,平生第一次经历了牢狱之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来到黄州。不过苏轼生性豁达,开荒种地,号称“东坡居士”有闲情继续调侃自己(今天可以叫自黑),以幽默愉快的语气写了首 《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他非常乐观,看到长江感概的不是江水流逝的悲伤,而是“知鱼美”,看到竹子是察觉“笋香”,看到都是吃的,要在烹饪技术上大展身手了。但是现实问题来了,作为谪官境遇糟糕,养活一大家子难呐!

“……然某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现寓僧舍,布衣蔬饮,随僧一餐,差为简便。以此畏其到也。穷达得丧,粗了其理,但禄廪将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 《与章子厚参政书二首》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上帝给他打开了那扇窗,这窗户就是黄州这个地方居然有如此上好又如此贱价的猪肉。这无异于雪中送炭,把苏轼高兴地还专门写了篇《猪肉颂》:“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里面就可以看出他做猪肉的方法:将猪肉下锅,放料、少水,文火慢炖,此菜色泽鲜亮、汤汁浓厚,味道醇香芳郁、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我觉得比起当时其他的做猪肉方法,这个突出点在小火慢炖汤汁儿,入味而细腻)

这个做法东坡肉先在黄州、徐州传扬,真正的东坡,是在苏轼第二次任职杭州。元祐五年(1090年),太湖因雨水泛滥成灾。苏轼组织民众疏浚西湖、修筑堤坝,帮助百姓度过了那次危机。浙西一带的百姓就非常感谢,听说了他喜欢吃猪肉,于是大家就送来酒和猪肉给苏轼。苏轼收到后,把整块儿的肉切成四方小块,烧得红红的,再分送大家品尝,大家吃后无不称奇,就把它叫做“东坡肉”了,然后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尤其是苏轼待过的那几个地方。

在杭州的 杭帮菜博物馆里面有关于东坡肉的专题介绍和人物塑像,还有餐厅,方便的朋友可以去参观品尝下~

补充:苏轼觉得光吃肉也不行啊,只能将所耕种之稻、麦、黍、菽 ( 豆 )、枣、豆角、苜蓿等蔬食精工细作,成为了有名的东坡羹:“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

(图片来自网络 by GSN)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以身卒之,亲荷畚插,率领禁军武卫营,和全城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经过七十多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于保住了徐州城。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1] 。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的由来。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2] 。
东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01 02:05
  • 阅读 ( )
  • 分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