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毛笔用笔不死板?

“怎样让毛笔用笔不死板?”在毛笔书法中,用笔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用笔直接影响到笔画的质量乃至于整个字的质量,但是,毛笔用笔往往会陷入死板而不能自拔,怎样让毛笔,不死板呢?我觉得我们可以借鉴古人书法的优点,掌握三种用笔方法使得用笔不死板而显得丰富起来:第一,方圆兼施,方笔与圆笔相参;第二,用笔的疾涩与虚实相结合;第三,中锋用笔与偏锋用笔并用。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分析通过以上三点是怎样让毛笔用笔不死板的。

第一,要想毛笔用笔不死板,首先要方圆兼施,方笔与圆笔相参

姜夔在《续书谱》里说到书法中的方圆是这样表述的:

“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

这说明古代书法家在用笔方面要求的是方圆兼施,我们要想用笔不死板,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把方笔和圆笔相参合使用。

一种用笔方法固然显得死板、单一,如果只用圆笔则显得臃肿,如果笔笔用方笔则显得棱角过于分明,有扎手之感。

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特别是他的楷书,人们提到颜体楷书往往会想到“逆锋入纸”“藏锋”等等词汇,但是颜真卿的楷书恰恰高明在他是方笔与圆笔相参使用的,并且二者比例十分恰当,所以才显得他的楷书用笔丰富,虽四平八稳但绝不死板。

[颜真卿楷书]
人们往往觉得颜真卿的楷书是雄强浑厚的风格,所以他的楷书用笔应该笔笔是圆笔,其实不然!历史上哪一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里只有一种用笔方法呢?颜真卿作为开一代书风的大书法家自然也不例外!

[颜真卿楷书用笔丰富]

我们看他作品中的横画用笔,第一个“寺”字的长横就是圆笔,显得圆润,而“平”字和“字”字的长横则是方笔,显得规整、严谨,不仅在一篇字当中方笔与圆笔相参合使用,而且就是在一个字当中也有方圆兼施的情况,所以颜真卿的楷书其实是方圆兼施的,因而才如此精彩,成为后世楷书的典范!

又比如说,提到欧体楷书,人们往往想到他那“刀劈斧剁”一般的笔画,认为欧体楷书只有方笔,其实何尝只有方笔一种呢?

[欧阳询楷书用笔方圆兼备]

欧阳询作为一代艺宗南北的书法大家,自然深谙方圆用笔之道,所以他的楷书风格乃至于笔画风格虽然瘦硬,但也是方圆兼备,并不是只有一种用笔方式。所以他的楷书险峻挺拔之中又不乏平和。

所以,要想用笔丰富变化而不死板,首先就要把方笔与圆笔巧妙结合,使二者共同为塑造丰富多变的笔画而服务。

第二,要想用笔不死板,其次是把用笔的疾涩与虚实相结合

“疾涩”二字在书法中也是“疾涩”二法,是书法中重要的议题和法则,疾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快与慢、急与缓。

蔡邕说:

“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说明古代书法家把疾涩二法看得如此重要,甚至疾涩来概括和诠释书法,这为我们改善用笔死板提供了现实的借鉴意义。

“疾涩”二法常常与虚实相结合,因为用笔快则笔画虚而不弱,用笔慢则笔画沉着实在。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

在用笔的疾涩与虚实相结合的这一方面,我们以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雁塔圣教序》为例。

褚遂良的这一楷书整体属于瘦硬的书体风格,仔细看来,它其实是横细竖粗,撇细捺粗,特别是在中部和底部的长横表现中,横画的中间部位细若游丝,但却毫无软弱无力之感,相反更加显得遒劲有力。

类似于竖、捺等笔画属于实笔,自然行笔要迟涩一些,把笔墨送到位,使笔画饱满挺拔,而横画和撇画则属于虚笔,用笔自然要疾速,细若游丝的横画是在熟练的基础上一笔而代出来的,可以想见褚遂良在娴熟的技法基础上,用笔疾涩结合,自然虚实相生了。

我们在用笔时,往往不知疾涩结合,要么全都是快,失去了对笔画的控制,要么全是慢,显得拖沓疲软,这两种都是不好的,褚遂良在用笔方面由于疾涩得当而呈现出来的虚实结合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可以说疾涩结合是解决用笔死板的关键因素。

虞世南在《笔髓论》中说:

“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

说的就是要快慢结合,虚实相生,打破用笔的僵化死板。

[虞世南书法缓急得当,挺拔中又有柔和]

第三,要想用笔不死板,还要将中锋与偏锋并用

明代王绂在《书画传习录·论书》中云:

“唐代诸家,字取中锋,而规矩端倪,显豁呈露。”

这说明中锋用笔的根本大法地位,但是,一味地使用中锋,或者笔笔中锋,我觉得过犹不及,中锋有中锋的好处,而偏锋也有偏锋的优点。

我觉得一种用笔方法不能解决了所有的笔画书写问题,用笔死板往往也是试图用一种用笔方法解决所有笔画的书写造成的。

所以我们要想用笔活泼丰富不至于僵硬死板,就要中锋与偏锋并用。



[中锋与偏锋用笔各有各的好处和优势,中偏并用才能使笔画丰富]

在这方面,古人书法中的用笔虽然强调中锋,但是偏锋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用笔方法。

[颜真卿楷书]

在楷书中,必然是中锋与偏锋并用才会出现精彩的呈现效果,这里我们仅举颜真卿的楷书例子,在一些主笔画横、竖、撇、捺等笔画中,自然是中锋行笔为主,但是一些辅助笔画,例如撇、短平撇之类的笔画则是偏锋带过,因此显得厚重与轻巧并存,这几乎是所有楷书的特征。

行草书则更是如此,行草书的笔画丰富多变,用笔往往在平侧偃仰和絞转之中运行,所以行草书往往能体现粗细和虚实的强烈照应。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

例如我们看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用笔往往在中锋与偏锋之间进行,字字的轻重缓急都恰到好处,牵丝映带呈现出协调一致的用笔特点,所以这样的行书绝无僵硬死板的感觉,而是“翩若游龙,矫若惊龙”的既视感。

通过以上所述,让毛笔用笔不死板并非难事,只要回归书法本身,做到方笔与圆笔兼具,“疾涩”二法搭配得当,中锋偏锋交替使用,自然能化僵硬为活泼,用笔也就不会死板了。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感谢关注和鼓励,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2-18 20:58
  • 阅读 ( )
  • 分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