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书不宗晋,终入野道”?怎么平衡书法传承和艺术创新?

“如何理解“书不宗晋,终入野”范本?怎么平衡书法传承和艺术创新?”“书不宗晋,终入野道”说的是学习书法如果不学习晋代书法的话,就不能算作正宗,而书法的传承和艺术的创新也是一个比较矛盾和对立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一一来分析。第一,如何理解“书不宗晋,终入野道?”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从晋代是中国书法的集大成时代来理解“书不宗晋,终入野道”

所谓“书不宗晋,终入野道”说的就是学习书法要从晋人书法入手才是取法乎上,才能走上正统的路子,有一种说法则是“书宗晋唐”,在这里去掉了唐,看来晋人书法更比唐人书法更高妙。

为什么我说晋代是中国书法的集大成历代呢?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二王”父子的出现,特别是被后世评为书圣的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一代书坛圣手,他师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并学习比他还早的钟繇、张芝的书法,他把“正书之祖”钟繇的楷书加以改进,去掉了钟繇楷书中结体高古的成分,变成了清瘦秀美、结构端庄的楷书,写出了被历代奉为小楷典范的《黄庭经》《乐毅论》等作品,从而奠定了我国书法史上正楷的基础。



〈晋代书法巨匠王羲之的楷书奠定了之后千年的楷书基础〉

后人评价王羲之的楷书:

“千古妙迹,古来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

不仅如此,王羲之博学多才,广涉博学,兼收并蓄,除了楷书之外,又确立了正统的行草书法,写出了千古流传的第一行书《兰亭序》。



〈晋代王羲之的行草书同样是后代学习的典范,而王羲之作为晋人书法的代表人物,楷行草都是后世效法典范,足以说明“书不宗晋,终入野道”这一条〉

王羲之的书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儒家文化最合理的继承,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在他的书法中表现为中和之美,在中和之美中他的书法又潇洒自然而不浮华,达到了书法表现的最高境界。

以王羲之为例,可不就是“书不宗晋,终入野道”吗?书法学习的取法乎上也正体现在这里。

(2)从今人的学书之法来理解“书不宗晋,终入野道”

晋代的书法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字非常小,就楷书而言都是小楷,行草书也多为手札,但是一点也不妨碍现代人对晋人书法的喜爱和学习。

由于晋人书法都是小字,特别适合现代硬笔的表现方式,所以现代人学习硬笔书法,都会选择从王羲之、王献之包括钟繇的小楷入手,这不仅仅因为晋人的字小,更重要的是本着“取法乎上”的原则,晋人的楷书更接近书法发展的源头,有更加丰富的营养,有更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举一个例子,现代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一生学习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但是到了他的晚年,《九成宫醴泉铭》的技法已经掌握纯熟,于是他在他的书法中增添了晋人楷书的笔意,以至于他的楷书看起来既像欧,又不完全是欧,而又有晋人小楷的欹侧有致。

〈卢中南楷书在唐人楷书的基础上融入了晋人书法的笔意,看起来更加有韵味〉

特别是卢中南先生的小楷,更是晋人书风浓郁,是当代小楷书法的典范。


〈卢中南先生小楷书法,融入更多的晋人书法笔意,堪称当代小楷书法典范〉

以上我列举了当代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的学书之法,可以说今人学书之法要想走上正统的路子,而不是误入野道,基本上都是会回归到学习晋人书法的阶段,所以说,从今人学书之法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书不宗晋,终入野道”的意思了。

(3)从“三希堂”法帖来理解“书不宗晋,终入野道”的普遍意义

我们都知道“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的来历是因为在这间书房里珍藏着三本价值连城的法帖,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询的《伯远帖》。





〈乾隆皇帝把三本晋人法帖置于“三希堂”,足以说明“书不宗晋,终入野道”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本帖的作者都是晋代人,而且“二王”父子独占两家,而王询本身也是王羲之的亲属,所以王氏一门的书法被历代人们所重。

唐代书法也是中国书法史上发展的一个高峰,把楷书书法发展到了极致,出现了褚遂良、虞世南、薛稷、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楷书大家,为什么乾隆皇帝却独独把晋人的三本法帖置于如此崇高的地位呢?这说明晋人书法具有极强的魅力吸引着后人,甚至比唐代书法的魅力更大,因为唐人书法也是继承了晋人书法,从王羲之以后,哪个历史上的大书家不是宗法“二王”呢?所以说,晋人书法具有让人普遍喜爱的意义,从历史渊源来说,晋人书法要比唐人书法早了几百年,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从这个例子来看,我想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说“书不宗晋,终入野道”了。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理解“书不宗晋,终入野道”的意义,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探讨怎样平衡书法传承和艺术创新。

第二,怎样平衡书法传承和艺术创新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为两点来理解:

(1)先传承后创新

书法本就是一门具有传承性的精深文化,如果没有传承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书法大家,也就不会留下了那么多光彩夺目的书法作品。

我们经常说的“取法乎上”其实就是强调书法的传承,如果没有了传承,书法也就成了五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清代秦祖永在《绘事津梁》中说到:

书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

这句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学习书法就是要学习古人,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继承。

所以,平衡传承和创新的第一点就是要首先学会传承,没有传承也就根本谈不上创新。

(2)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

如果以上我们所说的先继承后创新是浅层次的,那么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就是深层次的了,一个是横向表面的,一个是纵向深入的。

对于书法的学习,必然是一个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过程,这就是“入帖”和“出帖”的关系,我们学习古人的书法最终是为了写出自己的风格。

例如我们以上提到的王羲之,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书法第一人,他的书法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是因为他博采众长,把前辈书法家的优点借鉴过来,先继承再进行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成为了书法史上的一座大山!

倘若在创新之前,王羲之没有丰富的传承和学习前辈书家的书法,我想他是做不到的。



〈王羲之、颜真卿书法都是在传承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的典范〉

又比如说开一代雄强书风的颜真卿,他的书法早年学张芝和徐浩,又借鉴了初唐楷书大家们的书法,并最终书学晋法,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颜体”风格,你能在颜真卿的书法里找到其他书家的影子,但是这的的确确就是独一无二的颜真卿风格。

试想,颜真卿没有广泛而深入的传承的话,他会进行艺术的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我想是绝对不会的,也是办不到的。

当代书家也是如此,例如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他的书法一生都在学习欧阳询,但是如今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端正秀美的风格,如果没有几十年的传承学习作为基础再来进行艺术创新的话,自己能平白无故地创造出一种书体吗?我觉得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代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的书法也是在传承欧体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新〉

所以,平衡书法传承和艺术创新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先传承后创新,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分别举例说明了“怎样理解书不宗晋,终入野道”和“怎样平衡书法传承和艺术创新”这两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鼓励和关注,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2-18 20:58
  • 阅读 ( )
  • 分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