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受着地理、天气、水土风化、人情习俗、经济生活、社教文化等的影响,东甜西酸,北咸南鲜。广州山珍海味丰富,名菜美点汇聚,故曰食在广州。
“食在广州”的说法始于唐代,在唐代的时候广州的美食就已经名扬天下,称“南烹”、“南食”,当时广州的饮食用料非常的丰富。河鲜和海鲜有石斑鱼、鲍鱼、明虾、嘉鱼、黄醋鱼、竹鱼、乌贼、章鱼、扇贝、蟹、牡蛎等等,野味有鼠、象、鸽、蛇等等。烹饪技术非常的多样化以及精细化。
明清时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迅速,百姓生活比较富裕。明代有纸醉迷金的玉带濠;清代有“肉林酒海”的西关。当时商家贾云集,客家菜、潮州菜以及北方的美食也大量传入广州。从晚清到民国,广州发展变化的更加迅速。从茶居到茶楼,广州人“饮茶”的风俗越来越浓厚,点心越来越精致;各种酒楼纷纷伫立起来。广州名菜的发展从二厘馆、晏店发展到供应粥、粉、饭、面等的各类小食店。饮食品种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饮食得到极大的弘扬,发展十分的迅速,形成以粤菜为基础,以全国各大菜系、世界各大美食为基础的繁荣局面。
在广州人的饮食观念中,注重保健是最为显著的特征。广州人尤其喜爱喝茶,早晨起来,认为空腹喝几杯茶可以“清肠道”、“润喉咙”、“提神醒脑”,对身体非常的有好处。岁时节庆饮食也是“食在广州”的另一大特色,春节的“发菜耗豉炆猪手”被赋予了美好的祝福。广州饮食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灵活性、享受性给中国的饮食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GSN(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