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食品安全意识吗?

先民们肯定有食品安全问题困扰,而且很严重。试想一下,虽然没有近代工业、环境污染这些,但是有些食物本身就不一定安全,而且缺乏识别和解决处理方法,很容易误食出问题。历史上先秦以前死亡率很高,食物问题是主要原因,据推测基本在30岁上下。尽管没有大规模中毒事件,但是因为食物问题死亡的名人就记载不少:秦汉魏晋时期受道教影响,服用丹药成风,出现不少中毒事件。晋泰始七年,地图学家裴秀因服用寒食散,又误饮冷酒中毒;书法家王羲之与道士交往过密健康损伤;唐代21位皇帝,5位是因为饮食不当而死;诗人杜甫,吃了天热变质的牛肉后中毒谢世(他本来就有糖尿病)。

食品安全首要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食物有毒,什么不能吃,经过几十万年的摸索终于有两个人给出初步答案。一个是神农氏,一个是伏羲氏。“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他所做的是拿自己身体做毒理学实验,以避免更多的人受到生命威胁;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烧烤食物,可以杀死病菌,食物易于消化;另一个传说人物事伏羲氏,又称庖牺氏,厨子,把食物从生食变成熟食过程。

依靠传说阶段是食品安全的初始阶段。这种思想意识真正形成可能在春秋至秦汉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了有关理论想法,并且形成中医学、养生学。

嵇康《养生论》

《周易》谈到饮食应该有节制,顺应时节,五味调和等,尤其讲到饮用水的问题;孔子提出的“病从口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不时不食”“不多食”“出三日不食之(食物超过三天必然坏了)”等足见对食物安全意识进步。 还有就是厨师从烹饪经验上去判断,哪些是能够吃的,哪些不能吃。当时有很多官职是和饮食有关,特殊的例如“食医”专门负责根据季节不同安排合适的食物,对饮食已经有安全之上的养生观念了。

病从口入,这话不是吓人。饮食安全值得大家注意,虽然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无可避免,但应该时刻保有这种安全意识。


文/GSN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01 02:05
  • 阅读 ( )
  • 分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