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传统中非常注重食材的“本味”,为什么?

注重食材的“本味”是中国民族饮食文化里很早就明确、并且不断丰富发展的原则。所谓的“本味”,指的就是“味性”,中国古人认为性源于味,所以对食材原料的天然味性极其重视。在先秦典籍中就有很多关于这个观点的记载,像《吕氏春秋》中的《本味篇》就专门论述了“味”的道理。中国古代食圣袁枚认为“求香不可用香料”,“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味”的含义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味”的早期含义主要包含味感和触感两个方面的感觉,指的是食物含在口中的感觉。这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若人之于滋味,无不说甘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味纤,口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文中甘、酸、咸、苦等都属于味感,辛辣是物质刺激口腔的痛感,而“熟而不烂”的“烂”等则属于触感。早期的嗅觉是独立的,在《列子*汤问》中就一段:“臭过椒兰,味过醪醴”的记载,这就把臭、味给清楚的区分开了。到了汉代之后“臭”即嗅觉也归纳到了“味”中,这是因为早期的臭(xiu)字的表义无法区分开来臭(chou)和香,后来还在臭字前加上偏旁“口”来区分,这就与“味”相联系了,之后慢慢的就形成了现在的“味”,笼统的表示味感、触感和嗅感。

Cola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01 02:05
  • 阅读 ( )
  • 分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