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中生因上网课自杀,有谁考虑过作为父母的压力、情绪?

回答:

人家说世上最悲痛的有三件事,其中之一就有中年丧子这事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发生,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当然整个事件中最惨的就是孩子——没了生命。最痛苦的则是他们的父母——丢掉了希望。

题主说为什么不去关注当事的家长呢?那是不是世人冷漠呢?我们先看一看大家到底关注的是什么——手机,网课和教训。

实际上,不是大家冷漠。

而是因为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悲痛”是很私人话的事情。通常负责安慰他们的是亲戚和邻居。“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来自陶潜的《挽歌》,意思是,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

而作为局外人关注则是,还能够改变的部分——防止悲剧的再发生。

一、痛苦,悲伤和渴望

当事的父母所经历痛苦,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

从电影《失孤》,《亲爱的》都可以看出一般,为人父母的不易。

在心理学上,人经历这类事件会经历五个阶段——自责、愤怒,否定,沮丧和接受。当事者需要经历大约五年的时间,才可能从阴影中走出来。

村里有一个30来岁的男子出车祸走了。他父母一直在哭,细数着这个孩子过往的好。邻居就劝说,不要再想他了,他就是个狠心的东西。他自己的家搞散了,不过还留下一个小子呢,还得需要你,把孙子抚养大。

保险公司也早早地来到家中陪着。也有的邻居帮忙把这个人的衣物等生活用品整理出来,扔掉,不让他的父母再看见。

亲戚和近房,还有他们的其他的子女也都陆续赶来了。

邻居的劝说是对的,让逝者的父母关注能够改变的部分——照顾小的,把他抚养成人。可是知道是一回事,真正要从痛苦中走出则是另一回事。此时邻居说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人陪在他们的身边。

痛苦得自己去背。

一位失去10岁小女儿的心理学家给出了三条可行的建议,并在TED演讲,希望帮助有类似情况的父母,能尽快地走出来,

1、承认并接受苦难是人生必不可少一部分

2、关注自己能改变的事情,并学会感恩身边每件小事。

3、想一想自己在这段痛苦时期,所做的选择是对自己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二、大家的关注是防止悲剧的再发生

更多的人虽然不能和经历者身同感受,但是关注的是能惊醒着自己的部分。

1、现在还有内心为何如此脆弱

因为玩手机,父母禁止,孩子跳楼的事件有很多。

前不久有一篇报道,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忙于工作。没时间和孩子交流。有一次看到孩子在玩手机,父亲就把孩子手机夺过来,给扔了。儿子当时就蒙了,想跟这手机一起往楼下跳,还是被父亲把他抱住了。然后父子俩抱头痛哭。

他们为什么会痛哭呢?是幸运没有掉下去,还是因为家长和孩子身体接触,给了对方力量。

请问同性父母有多久没和孩子有身体接触了。有的孩子通过调皮,被父母打,来实现和父母身体接触。孩子有身体接触的需求,不过是通过错误的方式来实现的。

适当的身体接触可以减缓孩子的压力。父母不应该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成绩上或是放在说教上。

游戏,体育身体对抗,掰手腕这些都是很好的身体接触方式。

想想以前孩子的身体接触机会有很多,冬天冷的时候,几个同学靠教室墙壁挤成一排,看能把谁挤出去。掰着腿,金鸡独立,进行“斗鸡”。

与同龄人的身体接触,与父母的身体接触都能降低孩子的体内血液里的肾上腺素。随之而来的,孩子的紧张、焦虑、激动等负面情绪都会减少。

和孩子多做些游戏吧,身体的接触有利于情绪的舒缓。减少孩子负面情绪的积压,一旦爆发父母并不愿意看到。

2、家是归属感的来源

在外多年,年龄大了总想着落叶归根。这就是在寻找归属感。

也有很多在外漂泊的人,回到家后,发现找不到那种家的感觉了,当然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老宅子没有了,童年的记忆也就没有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在寻找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自卑与超越》的阿德勒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的目的是追求归属感与价值感。

作为父母怎样爸能让孩子感觉到归属感?

家长和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可是并不意味着父母总是要和老师站在同一个战线上。

尤其是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这时候孩子在学校里根本找不到价值感和成就感。学校的环境对孩子是不友好的。

如果父母也和老师一样批评孩子,逼孩子,只能把孩子往外推。

没有了价值感,家和学校也不是自己归属的地方。孩子最终孤立无援。

写在最后,悲痛的事情发生了。对当事人的关注,还需要人们观念的改变。阻止悲剧的发生,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 发表于 2022-03-24 16:18
  • 阅读 ( )
  • 分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