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供销社还存在?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供销社真的还存在,是不是仿佛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供销社的简史,从红极一时到合并保留,从扭亏为盈再到控股(参股)企业上市提到供销社,90后、00后的记忆恐怕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口中和历史年代剧中。
对于60、70后,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供销社的地位就相当于如今的商超,相当于“购物天堂”,下到铅笔、橡皮、糖块,上到化肥、农资、农具,供销社犹如一个“百宝箱”。
当年的供销社地位为何如此之高?实际上与特定的历史时期不无关系。
1949年11月,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成立,主管全国合作事业;第二年,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统一管理全国的供销、生产、消费和手工业;1954年正式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当年的供销社集“买卖”与一体,不仅卖东西,而且还买东西,从农民手中收购来的农副产品远销海外。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在那个凭票供给的年代、在那个市场私有经济尚未萌芽的阶段,供销合作社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供销社集买卖与一体,几乎承揽了全国9亿农民的统购统销。
如果找一本老版《新华字典》,你能在字典中找到类似的例句: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前途无量的北大、事业单位中专技校、供销社的营业员,这在当年都是有前途、有编制、有身份的人,无可限量。
1958年后,供销合作总社经历了两次与国营商业的合并和分开,或多或少地损伤了元气;1982年第三次与商业部合并,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独立组织系统被保留了下来。
供销社,这一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发展成为了一个有着5.9万亿元销售体量的庞大系统。
2018年,全国供销总社销售总额5.9万亿元,相当于23个阿里巴巴或者12个沃尔玛。实现利润468亿元,资产总规模1.6万亿元。
翻看2014年-2018年供销合作总社的销售数据你会发现,虽然5年里销售总额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动力强劲。
从供销社的网点数量来看,2018年总数已达到3.2万家,平均每个省级行政区有1000家,基本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单是2018年新发展的基层社就有1万家之多。覆盖的行业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工业品生产加工、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宾馆、饭店和餐饮业、物流业等。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合作总社都是名副其实的的“巨无霸”。
供销社为何如此强劲?市场化改革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取代之前的计划经济,人们消费的渠道越来越多,逐渐由之前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供销社这种“爱买不买”的时代逐渐成为过去时,庞大僵化的体制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1992年-1998年的7年间,供销社基层网点从最初的100万个以上逐渐缩减至40多万个,每年约以10万级的数量递减。很多地区供销社网点人去屋空,渐渐淡出了消费者的视线,影响力大不如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小卖店”以及集贸市场、便利店、商超。
但网点数量虽然断崖式下降,供销总社却依旧在2002年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市场化改革方案,即供销社和供销社下属企业分开,自负盈亏,并引入社会资本。
中国供销集团于2009年开始组建,打包重组为17家全资或控股集团公司。中国供销集团下辖的供销子公司,分别采用控股、参股的方式开展业务。
如今的供销集团顺应“互联网+”的新形势,总社系统控股或参股的企业中至少有12家上市公司。
为什么供销社还存在?首先就是供销社在县及以下行政区域依然有其独到的品牌吸引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对于50后、60后、70后这些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消费者,他们对具有国企背景的供销社有一种天然的信赖,商品质量有保障、无假货、价格透明不套路。有一数据可以印证这一点:县及县以下销售和利润在全系统的占比分别高达74.8%和65.6%。由此可见供销社在县及县级以下行政区域仍然对消费者有着巨大的虹吸作用。
再者就是供销社虽然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并不代表没有战略价值,它本质上属于战略机构,承担着备战、备荒的重任。我们不能完全用商业社会的思维去看待一个国有保障体系。通俗地讲就是供销社是终极强大的渠道商,打通了从生产源头到运输流通,再到消费端的这一完整链条,不依靠谁,更不依赖谁。特别这两年国际贸易争端增多、全球经济寒冬来临、摩擦不断的大背景下,一旦“有事”,难道物资保障要依靠民营商超?还是依靠外资商超?都靠不住!关键时候还得国有背景的供应商站出来!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