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视网膜成像的刷新频率是多少?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生物学上有一个概念叫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意为当光刺激不是连续的,而是断断续续时,随着频率的增加,观察者大脑感觉到的不再是断开的刺激,而是连续刺激的最小频率,叫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有多个参数决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 入射光平均强度;

  • 照明的波长(或波长范围);
  • 刺激在视网膜上发生的位置(由于视网膜不同位置的感光细胞类型分布不同);
  • 光适应或暗适应的程度,影响视觉的强度敏感度和时间分辨率;
  • 生理因素,如年龄和疲劳。

人类对于覆盖视野中央的一个大范围高亮度的刺激,如CRT上的一个全屏的白色区域,闪光融合频率在大约60赫兹。不同感光细胞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不一致:以视杆细胞为媒介的视觉的最大融合频率约15赫兹,而视锥细胞度在高光照强度下达到大约为60赫兹。测试显示暗适应后,空军飞行员可在只有1/220秒闪光的照片上辨认出飞机。

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外侧膝状体核(眼睛和大脑的视觉信号转发中心)有细胞可以响应时间频率高于60赫兹的信号,说明高频率信号是可以通过眼睛感受的,但大脑意识不到,视觉皮层中的细胞抛弃了高频信息。

具有高代谢率动物往往具有高闪烁融合频率

许多昆虫的视觉系统比人类快得多,果蝇的临界融合频率可超过200赫兹,蜜蜂最高可达300 赫兹。然而,它们的视觉灵敏度较低,因为感光细胞非常少,因此它们的视觉更专注于运动分析。所有鸟类(下图开放方框),尤其是猛禽,闪光融合临界频率都比人类高。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13 16:34
  • 阅读 ( )
  • 分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