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写毛笔怎样执笔才是正确的?写行草楷执笔都一样吗?

“写毛笔怎样执笔才是正确的?写行草楷执笔都一样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执笔因人而异,没有最正确的,只有最合理的。执笔方法因字体不同而不同,那么写楷行草执笔当然也就是不一样的了。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只有最合理而没有最正确的执笔方法以及什么样的执笔法才最合理。再来探讨楷行草的执笔有何不同。

一,为何只有最合理而没有最正确的执笔法呢?

苏东坡在谈执笔法中有一个经典的论断便是:

“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也就是说,执笔因人而异,不仅因人性格而异,还因人手掌的生理特征而异,也就导致了一千个人中有一千种执笔姿势和说法。你说哪一个最正确?
【古人执笔法】

书法就其形式和本质而言,是一种视觉欣赏艺术,注重的是呈现出来的效果,而不是产生效果的过程。因此,执笔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苏东坡虽说“执笔无定法”但他也说了“要使虚而宽”,这说明执笔虽说无正确与错误之别,但却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二,什么是最合理的执笔法?

历史上,执笔论述颇多,执笔的方法也不下几十种,有“两指法”“三指法”“四指争力法”“七字法”“执管法”“握管法”“捻管法”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各种执笔方法】

然而自唐代陆希声提出了“五字执笔法”之后,一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推为最合理的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顾名思义就是以五个动词名称命名的执笔方法,现介绍如下:
【“五字执笔法”:擫押钩格抵】

擫:也就是“按”的意思,用大拇指的前端指肚按住笔管。

押:用食指的第一节与第二节的关节处斜压住笔管,和大拇指配合。

钩:用中指第一节的指肚钩住笔管,此法在整个执笔法的中间。

格:无名指指甲处从后支撑住笔管,与中指形成前后固定姿态。

抵:小指的作用,小指处于末端地位,且力量最小,因此它的作用便是辅助,和无名指相辅相成。

从上面的图示和解释来看,“五字执笔法”充分发挥了五个手指头的作用,并能很好地控制笔管。五个手指头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紧密的,五个手指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层层递进的。

关于执笔,宋曹在《书法约言》中反复强调:

“手不主运,而以腕运;腕虽主运,而以心运,务求笔力从腕中来。”

从宋曹对于执笔法的论述要求以及结合历代书法家对于执笔的论述,我们可以明白,执笔的要领在于:指实,掌虚,腕要活。

而我们上面分析到的“五字执笔法”,很显然是符合“指实,掌虚,腕活”这个执笔要领的,因此“五字执笔法”不失为一种最合理的执笔方法,也是迄今为止,沿用最为广泛的执笔方法。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解决了为什么只有最合理而没有最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什么是最合理的执笔方法这两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楷行草执笔的不同。

第一,楷书执笔

晋代卫夫人在《笔阵图》一书中论到执笔时说:

“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所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

从卫夫人的这个论断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楷书的执笔要比行草书低,二是卫夫人规定了具体的执笔高度。即真书二寸一分,行草书三寸一分。

这个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卫夫人经过实践而得来的真言。

以楷书为例,楷书因其字体属于静态,所以在书写速度,运笔的迟速方面不及行草书,这是确定无疑的,虽说“楷书不能慢,行草书不能快”的说法也很有道理,但是楷书在实际书写中毕竟要慢于行草书。

楷书又因其笔画要求严格,务必笔笔到位,绝不粘连,且长笔画较多,例如长横,长竖,长撇,长捺等笔画,要求力送笔尖,点画饱满,不可出现飞白,这也要求硬笔较为迟缓。

所以在楷书本身的特点要求下,就决定了写楷书时执笔要低而不要高,低则稳而健,高则虚而浮。
【楷书笔画稳健,行笔较慢,执笔宜低】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还需要用枕腕之法来加以辅助,才能牢固得把握住笔管,因此楷书从一开始就要求执笔低。

但是具体的高度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执毛笔像执钢笔一样低,我觉得会影响挥运,是不合理的,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执笔的高度应该距离毛笔笔跟2~3厘米是最合适的。

当然,如果写小楷的话,为了执笔更加稳妥,那么执笔势必又会比中楷,大楷更低了。

第二,行书执笔

唐代书法家虞世南在《笔髓论》中是这样论述不同书体不同的执笔方法的:

“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

在这里,虞世南把楷行草的执笔说得很清楚,不仅楷行草的执笔不同,而且还各有要求。

以我们现在谈论的行书为例,虞世南把行书的执笔放在了第二位,仅次于楷书,既然我们上面说到了楷书的执笔要低,那么行书的执笔就要比楷书要高一些。

按照苏东坡的说法“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那么行书已经属于动态的字体范畴了,动态必定挥洒,所以只有执笔高一些才能运用自如,适应行书点画流动的特点。

由此想见,王羲之在写《黄庭经》和写《兰亭序》时的执笔高度是不一致的,而颜真卿在写《多宝塔》《颜勤礼》时和在写《祭侄文稿》时的执笔又是大相径庭的。

【王羲之楷书《黄庭经》行书《兰亭序》】

在《笔髓论》中,虞世南虽然提到了“真一,行二,草三”的执笔高度规定,但是由于古今所用的毛笔不同,况且古今的计量数值也有所差异,所以不能完全以“真一,行二,草三”框定自己的执笔高度。

古人的计量数值一般来说较今天要低一些,例如田蕴章讲授就指出来了汉代的二寸“仅今寸许”。

所以,对于行书的执笔高度,我们也只能根据自己的书写情况而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行书的执笔一定比楷书高。

第三,草书执笔

清代梁巘在《执笔歌》中则以押韵的形式把执笔高度说得更加生动全面:

“一笔分为上中下,真字小字靠下拢,行书大字从中执,草书指上始能工。”

我们都知道,草书是各种书体中把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一种书体,以其跌宕起伏的姿态成为表情达意的典范。如张旭的《肚痛帖》,怀素的《自叙帖》都是狂草的代表之作。
【张旭草书《肚痛帖》】

观他们的狂草之作,我们自然能想到,写草书时由于其字体变化之大,挥洒之潇洒自由,所以执笔绝不会低,至少不会低于我们上面所说的楷书和行书。

从梁巘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他认为行书的执笔处应该在毛笔长度的一半之处,而草书则“执上始能工”,他也没有说出确切的位置。

日本人在执笔的时候,往往习惯捏住笔的末端,采用“三指执笔法”,但所写多为行草书。这也间接证明了楷书执笔须低,行草书执笔须高的道理。

那么,草书执笔到底应该多高合适呢?谁也没有定论,因为毛笔本身就长短不一,即使根据历代书家的论述去执笔又怎能准确呢?
【怀素草书《自叙帖》】

所以,古人对于执笔的论述,无非就是为了体现执笔因书体不同而有所变化,给后人提供了一种借鉴而已。我们就不能舍本逐末,生搬硬套,误解了古人的论述。我们只要把古人的论断作为一种判断依据,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执笔就可以了。

不管是卫夫人的《笔阵图》,还是虞世南的《笔髓论》,还是梁巘的《执笔歌》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执笔因字体不同而不同,那么自然地,楷行草的执笔方法也就不一样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2-18 20:58
  • 阅读 ( )
  • 分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