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法仅是疾涩两法,构字,墨色,布局不属于书法?”我不知道这句话或者这个判断出自谁口,但是我们断定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而显得过于片面了。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和独有的,有人说,书法是东方美学的核心之核心,是西方美学的盲点,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书法是一门文化,我们知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而书法又是汉字的核心。
所以书法是一门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书法与传统文化,诗词,戏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况且就技法而言,它也是疾与涩、笔法、构字、墨色乃至于布局的统一体,书法是如此丰富的一门学问,怎能说书法中构字、墨色、布局不属于书法呢?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书法实际的意义的。
把书法当做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来看,它包含的不仅仅是疾涩、构字、墨法和布局,这些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又怎能说这些不属于书法呢?
我们首先来说说疾涩二法,说到书法的疾涩二法,的确有人将它概括为书法的重中之重,但事实说明,它并不是书法的全部。
比如东汉的蔡邕就说过:
“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二法,斯妙尽矣!”
这显然是在说书法中疾涩二法的好处,从书法的形态和具体表现形式来看,疾涩二法包含在书法的笔法里面,因为疾涩在结构和章法中体现得不是特别明显,而在笔法中体现尤甚。
书法从一点一画开始,由完成章法而结束,一点一画之中就包含了笔法,而笔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疾涩的恰当运用。
疾就是快,就是行笔迅捷,涩就是慢,就是行笔稳健。
正是这一块一慢,表现出了丰富的虚实变化,粗细对比,以及墨色的浓淡。
【褚遂良楷书代表作《雁塔圣教序》】
打个比方,我们看初唐书法家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品《雁塔圣教序》,就把疾涩二法运用得恰到好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用疾涩二法表现出了丰富的笔画线条,粗细虚实应有尽有,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横画犹如游丝,细而不弱,书写时必然是疾,而相对于粗重的竖画,撇捺等笔画则稳重,书写时必然是涩了。
虽然疾涩二法在表现笔法方面至关重要,但是它仅仅是笔法的一部分,因为笔法本身也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其次我们说说题主认为不属于书法的构字部分,构字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结构,结体或者结字。
构字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如果说书法就是将合理的笔画摆放在合适的位置的话,那么构字就是摆放笔画的过程,是塑造整个字的形体乃至于神韵的关键一步。
所以你能说构字不属于书法吗?书法所公认的三个要素笔法结构和章法,构字的位置是居中的,但并不能说明它的重要性次于笔法,而是同等重要的。
历代书法家都对构字十分重视,为此还总结了多种构字理论的书籍,例如我们熟知的就有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三十六法》,这是专门论述书法结构的,其中就有正斜,欹侧等构字关系和原则的论述,还有明代李淳的《大字八十四法》,我想这是一本专门论述写大字的书籍,因为“字形既殊,笔法顿异”,结构自然也有诸多改变,最为人所熟知和常用的还要数清代书法家黄自元所著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我们通常所引用的例如“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等语都是出于这本结构论著。
结构之法可谓多矣!最为我们所常提及和常用的就是中宫收紧,左收右放,左放右收,中直对正,主笔夸张等构字规律,掌握了构字规律就等于掌握了书法的美学原理,所以你能说构字不属于书法范畴吗?显然是不对的。
【柳公权楷书作品《玄秘塔碑》】
我们可以随便举一个例子,从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就可以看出诸多的结构法则和结构表现形式,例如柳公权楷书最突出的结构特点就是中宫收紧,显得字特别有精神和骨力十足。
构字是否合理并且是否美观是判断书法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所以只要是历代书家留下来的经典书法作品都是构字合理且美观的。
再来说说墨色,墨色在书法中一般不常被提及,而在绘画中经常被提及或者被用到,但是不提及不代表没有,书法自然也讲究墨的浓淡干枯。
绘画中讲“墨分五色”,在书法中也有着十足的表现,例如像篆书隶书楷书等一类正书用墨比较浓厚,显得稳重稳实,而到了行草书的书写,则能看出明显的浓淡干枯的变化。
行草书的书写,往往刚开始墨色很浓,因为初写蘸满了墨,但是随着情感的发展,心绪的融入,笔在意先,或者为了节奏的需要,往往顾不上蘸墨,所以一任其天真自然,这时候就出现了淡墨甚至于枯笔或者飞白,出现另外一种意境,这种表现形态在草书中尤其明显。
【张旭狂草《肚痛帖》墨色由浓转淡,由淡至枯笔至飞白,完整地表现了墨色的变化过程】
所以,历史上的行草书大家如苏东坡,米芾,黄庭坚等等,他们的书法中无不体现出丰富的墨色变化,所以说墨色不属于书法是没有实际依据的。
【苏东坡黄庭坚书法体现了丰富的墨色变化】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布局,布局属于书法章法范畴,自然也就属于书法的一部分了,实在难以相信布局不属于书法这一说法。
历代书家都认为章法布局对推进书法作品的层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人们常说的“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就是指王羲之的书法布局的气韵,梁武帝评价王羲之书法用到了“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也是用来形容王羲之书法的章法布局气势。
清代书论家刘煕载则说得更加具体,他说书法的章法要求是:
"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此说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
这样的章法要求诚然是丰富的,就避免了“状如算子”的书法排列布局,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书法的美感和层次感。
【王羲之书法“中和潇洒,无往不收”的章法布局方式被历代书家称赞】
书圣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也说了一段关于章法布局的话:
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这就是在下笔之前就要有意识地去安排章法布局,不至于错乱无法。
由此看出,布局是书法中的一门大学问,你能说布局不属于书法?
就是我们平常书写时,特别是书写楷书就特别需要在字数,篇幅,落款位置,印章大小等方面精心布局,才会气脉畅通,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不使有拖沓滞涩之感。
综上所述,疾涩二法固然是书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构字、墨色、布局同样是书法中不可或缺的几个重要部分,除此之外,书法中还有气息,气韵,书卷气,精神意志等等复杂且丰富的内容,只有全面而且丰富才是真正的书法,单一的就只能叫作写字了。
所以,书法不独只有疾涩二法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书法的客观事实。
感谢关注存希斋书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