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常说“颜筋柳骨”,请问如何理解其中的“筋”和“骨”?

“书法中常说颜筋柳骨,请问如何理解其中的筋和骨?”这个问题确实是书法届经常提到的问题,结合所见所闻,我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颜筋柳骨”这句话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祭石学士文》,他说:

“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由此,“颜筋柳骨”这句话就传扬开去,其中的“颜”指的是唐代中期大书法家颜真卿,而“柳”指的是唐代中后期的大书法家柳公权,二人又与初唐的欧阳询,元代的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二人则并称为“颜柳”,有人甚至用“颜筋柳骨”来代指书法。

很显然,“颜筋柳骨”是对颜真卿和柳公权二位书法家的书法面貌和内在气质的一种高度概括,这个概括语言尤其指的是二人的楷书。

“颜筋”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是说颜真卿的书法就像人的筋肉一样,筋肉丰满,凛凛然有一种热血喷张之气。

〈颜真卿楷书代表作《多宝塔》〉

这是颜真卿书法早期的楷书代表作品《多宝塔》,我们可以从这个碑板里的字来解释“颜筋”中精到的部分。

首先,我们从整体来看,《多宝塔》是把初唐秀丽一派风格和自己雄强浑厚风格合二为一的时刻,因此这一时期的楷书依然粗细对比十分明显,线条的疾涩和虚实都能通过对比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例如横画,颜真卿处理得像初唐书法家褚遂良的笔画效果,横画细但不弱,反而与粗壮的笔画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对比,除了横画其他的笔画颜真卿都处理得很厚重,这是他雄强书风的端倪,在以后颜真卿的书法中,很少见到这种处理方式。这正是“颜筋”中笔画精到,线条精致的部分。

我们再来看颜真卿后期的作品,此时颜真卿自己的颜体风格已经形成,古朴雄强,老辣厚重之感跃然纸上,这个时候“颜筋”中又多了一分筋肉丰满的要素。

此时的颜体依然精到,老练,但是在初期风格的精致精细上又多了一分宽博厚重,所以二者得以结合,形成了被后世效法的“颜体”,而颜体中的“颜筋”也就从此深深蕴含在颜真卿的书法中。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或者“字为心画”,这是说一个人写的字往往和他的人品,道德修养,内心情境有密切的关系,从这一点来看,颜体的“颜筋”与颜真卿的生平有莫大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琅琊颜氏一门是代代相传的望族和忠义之家,颜真卿曾任平原太守,带兵镇压“安史之乱”,其族兄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在常山战役中殉国,颜真卿悲痛欲绝,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祭文《祭侄文稿》。

在颜真卿77岁高龄的时候,独自带着诏书如招降叛军首领李希烈,最终被缢死。

可见,颜真卿一生是忠肝义胆,刚直不阿的真实写照,他的这种凛然正气直接表现在了书法里面,所以理解“颜筋”就必须“知人论书”,“颜筋”中筋肉丰满的特点必然与颜真卿的热血忠心赤胆忠诚相关。

因此,把颜真卿那精妙且精到的笔画和字体形态同他本人的凛然气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颜筋”的真正含义。

柳公权作为唐代后期的书法重镇式人物,他的书法可以说有博采众长的条件,而事实上,他的书法也是一种集大成者的优异表现。

柳体书法绝不逊色于唐代的其他两位楷书大家欧阳询和颜真卿。

在“颜筋柳骨”中,“柳骨”指的就是柳公权的书法,当然也特指他的楷书书法,从字体形态上来说,我们来看看他的书法就知道“柳骨”的评价绝不是虚言。

这是柳公权楷书书法的代表作品《玄秘塔碑》,从这个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柳公权的书法里至少有欧阳询的险,褚遂良的清,颜真卿的雄,和他自己的骨。

所以说,柳公权的书法特点整体来说就是骨力刚健,神气通达,如铁画银钩一般,这自然都是骨力刚强的具体表现。

柳公权的书法同样表现了褚遂良书法中那种粗细与虚实的对比,但是柳公权重点突出了笔画线条的骨力雄健,而不是褚遂良的细若游丝。

〈将柳公权书法与褚遂良书法进行对比,就更加能体会和理解“柳骨”的深刻含义〉

所以,柳公权书法不仅是骨力雄健,而且还是刚健有力的代表,而且柳公权很好地融合了这两点,不至于使字显得僵化死板,他的字骨力与雄健,刚直与柔和是并存的。

所以,“柳骨”真正的含义应该这样去理解,提到“柳骨”不要认为柳公权的书法就是生硬的,这样的理解有失偏颇,对柳公权的书法艺术评价是不准确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理解“颜筋柳骨”这句话的含义时,应该把其人其书结合起来,字的体势往往塑造着一个人的精神,而一个人的风骨反过来又会滋养书法,所谓“以书养人,以德润书”就是这个道理。

可以说,“颜筋柳骨”的说法,既是对于颜真卿柳公权书法技法的高度概括同时又是对其书法精神和艺术追求的肯定。

感谢关注存希斋书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2-18 20:58
  • 阅读 ( )
  • 分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