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餐厅点菜,菜单上有羹,也有汤,其实两者是同一性质的。要说区别,从外表看,羹就是比汤略浓、略稠一点的汤罢了;另外制作方法和材料看,羹一般需要勾芡,半菜半汤,且都含有肉类食材居多,西湖牛肉羹这样的,汤是蒸、煮、炖、氽等烹饪方法,一般不勾芡;从历史上看,羹的饮食地位要重要很多。
在古代的饮食中,平民和贵族只有一种不为等级所限制的菜肴,就是羹。“羹食自诸侯一下至于庶人,无等”。(《礼记 王制》)人人都可以吃的大众化菜品。而且,先秦时期,烹饪工具 和技术都很有限,唯有羹是最能体现烹调的技术水平的。因为制作羹必须调和五味,《说文》里面就将羹解释为:“五味调盉”,意味着当人们知道调和五味之后,首先将它用作于制羹。调和五味不简单,既要与火候配合好,要能够去除腥、骚、膻,保持肉质口感合适,这些需要反复不断的经验累积才能够掌握。所以有《新嫁娘》的诗句写“三日入厨下,洗手坐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古代的羹基本就是肉汁儿,比现在认为的羹还要浓稠。周秦两汉时期是羹最兴盛阶段,在饮食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时的主食是米饭,而大块的肉食基本无味,又没有汤汁,所以一般吃饭不能没有羹,这个最适合下饭。《礼记 曲礼》有记载大夫、士与宾客燕食之礼,“ 左殽(带骨头的肉)右胾(大块儿肉)。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可见,饭羹并列。
周代的羹品种很多,几乎能吃的肉类都能做羹,牛羹、羊羹、兔羹、雉羹、鳖羹、鱼羹……,这些是比较高级的,有钱贵族吃的。平民也有羹,一般用藜菜、葵菜、芹菜、苦菜制作。值得一提的是流行于民间的莼菜羹,它产于吴中,很受欢迎。《世语新说》里陆机曾将它与北方羊酪比较,莼菜羹从此载入江东名菜。
随着森严等级制度的解体和烹调技巧的提高,人们制作菜肴 花样越来越多,羹的地位逐渐下降,就和辅助性菜肴汤差不多了。
G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