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各家对饮食文化的看法如何?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历来作为饮食名言流传,在很多餐厅的墙上都挂着,这是孔子论述的。在有一次去山东曲阜参观了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的府邸,见识了天下第一家的饮食生活,比之有过而无不及。所以,在很早的先秦时期,尽管食物资源相对匮乏,烹饪技术有限,但是对饮食问题是很重视的,并且很多流传至今。

最具代表性的儒家,起源于古代方木、术士,就是掌管祭祀的。祭祀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饮食问题,所以他们精通各种礼仪和烹饪之道。其饮食理论多和祭祀有关,比如” 割不正不食“,就是祭祀时按要一定的规格,对牲畜进行选择切割;”祭于公,不宿肉。忌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矣。” 是说祭祀之后分得的肉是要在当天吃完,不能留到第二天,家中祭祀的肉过了三天也不能吃。

在《论语 乡党》篇中,孔子提出了很多饮食卫生方面的问题和标准,包括食物放久会变味道,不熟不吃,食物变颜色不吃,从市场上买来的酒和普肉,不能保证卫生不吃。 “不时,不吃” 不到吃饭的时间不吃。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说吃饭要以主食为主,肉食菜肴不可以多吃。 “惟酒无量不及乱” 喝酒以不醉为度。 “不得其酱不食”。因为当时肉菜大块儿且味道很淡,需要蘸酱料而吃,不同的肉还要蘸不同的酱料,就像今天火锅的酱料一样。还有熟悉的“不多食” “食不语”等等,这些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被写入书中,可见对饮食的严肃认真。

孔子是十分重视民食的,把它作为立国的三个基本条件(兵、粮、信)之一。他反对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剥夺民众的口腹之欲,揭露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黑暗现实,从饮食问题对君王的为政之道提出要求,应该与民同乐。

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他在人性论的问题上和孟子是相反的,主张性恶论,他把“饥而欲饱”、“口好味”,饿了就想吃,喜欢吃好的这些,看作是人性恶的方面,需要改正人性。

墨家,代表思想是个体农民、小手工业者的利益。很有名的一句话,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强调饮食对人民 对君王 对国家的重要。在当时艰苦的社会条件下,认为人们应该节制饮食,不要铺张浪费,君王的饮食应该一饭一菜就够了。当然这只能是空想。

道家创始人是老子,理想是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降低各种欲望,包括饮食上。觉得老百姓要是没讲过珍贵的美食,就不会想到去吃,所谓的“ 不见不欲,心思不乱”。人们要“ 甘其食,美其服”的最低水平来生活。好像有点道理,但是有走极端,是让人们往后看,恨不得回到 茹毛饮血 的原始生活去。

法家提倡法制,富国强兵,但在饮食方面有个特别的观点和其他不一样的。 一反其他学派认为奢侈和追求美味会导致亡国的思想,而认为 君主应该奢侈,追寻美味没什么罪恶,更不会导致国家动摇。在《说疑》中,以赵之先君敬候为例,其好纵欲,但是还内无乱,外无敌。 这种观点可能是为了突出法律、军队对治国的重要,所以觉得君主浪费也没关系。对百姓则区别对待,“”贵酒肉之价,使人们买不起酒肉,强制他们节欲。君主奢侈也许不会对国家怎样,但是无疑会加重对百姓的剥削。

饮食是民生大计问题,对饮食方面的观点看法,也代表了诸子百家在国家政治上的思想见解。

图片来自网络

GSN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01 02:05
  • 阅读 ( )
  • 分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