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
筷子原称“箸”,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纣始为象箸”。纣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先秦之箸,多为竹木制品,因身材细小,又是竹木材质,入土多易腐烂,根本无迹可寻。
唐代出土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筷子在魏晋南北朝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魏晋以前出土的多为竹木筷、牙骨筷和铜筷,而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一双银筷。长29公分,两头细、中间粗,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银箸。
在我国历史上,从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比前朝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冶炼水平有了更一步发展,所以金箸银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断出现。
宋辽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质地多为银制和铜铸,其最大特征是器形多变,不像唐代以前的箸,多为素面圆柱体,甚为单调。
到了明代,箸的发展特别明显的一点,首方足圆。即上部为方形,下半部为圆形,这一变化看起来并不大,但这一小小的改革有三大好处:
1.首先圆柱体筷箸容易滚动,而民间称之为四楞箸的首方足圆箸,不会滚动,设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稳重。
2.四楞箸比圆形箸更稳当的橾纵,如吃拔丝类菜,方头筷握在手中用力拨菜也不易打滑,吃面条更得心应手。
3.四楞方箸为能工巧匠在箸上题诗刻字雕花提供了艺术发展良好条件。圆柱体筷箸难以表现绘画刻字,方箸不但可以两筷相应拼组成画幅,也可十双筷箸排列组成更大的画面。
在明代,还有一个典型的历史事件是“筷”称谓的出现和普及。今江苏、浙江省境内的运河线上,在明中叶时,那里是中国人口高密度集中区,而且南北大运河上的船工和两岸的纤夫多以数万计,他们极其劳苦艰辛。运河行船盼的是快速,忌的是滞住,中国人求吉祈祷心理极强,一日三餐不停地呼“箸”(箸、住同音),心理无法接受,于是改“箸”为“快”,不停地呼“快”,以求快行船,少吃苦,多获利,“快”的称谓于是出现。上层社会最初并不认为同来自劳苦大众阶层这一改革称谓,但无奈人多势众,竟成流俗,于是只好趋同认可。但后者也有贡献参加其中,那就是在“快”字上加上一“竹”字头,于是“筷”字出现,“筷”或“筷子”逐渐流行流行,直至今日。
清代的筷箸,其特点为制作工艺精巧美观。而竹木筷镶银者特别多。这些镶银筷,不但顶镶银帽,下镶6-7公分银套,还在帽顶镶有7-8公分银链,使两筷相系不离。这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性,给人以美感:还有它的实用性,两筷配对,易于保管,不会因遗失其一而失去作用。清代筷箸既有上下双镶箸,也有三镶箸。《红楼梦》四十回中写道:“凤姐手裏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所谓“三镶”就是顶镶银帽,足镶银套,中部镶银环。不过到了清代末期,“中环”不再时兴,式样以环镶银链为多。
图取自网络,侵删
Al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