抻面技术是怎样开始的呢?

抻面,又叫拉面,虽是北方为主要发源地,但在今天已经是全国大小城镇普及化,遍地开着兰州拉面馆(有的也不知真假)。我觉得吸引人们除了它易于接受的风味,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特色,还有拉面师傅那高超的技艺。一个硕大面团在优秀的抻面师傅手中经过拉、扣、拉、抛转、扣等过程,会迅速地由粗变细,最终成为上万根粗细均匀的细丝,令人眼花缭乱,赞叹不已,外国有人看到这种表扬都觉得称他们为“艺术家、魔术师”,所以带有艺术性、技术行的兰州拉面才能延续200多年依旧昌盛。

就说抻面技术,早期的面条中有一个品种是将活好的面团托在手中,然后拉扯成条状或薄片儿下锅煮成的(古人还是聪明的,要不一个面团也不好煮熟),不过喝抻面技术还差得远。魏晋南北朝时期,面条品种增多,如《齐民要术》中的“水引、馎饦”有拉扯的工序。大概到宋代,才出现和抻面比较接近的品种,那就是浦江吴氏《中馈录》中的“水化面”:一斤作十数块,放在水内。候其面性发得十分满足,逐块抽拽,下汤煮熟。抽拽得阔薄乃好。“逐块抽拽”有点意思了。

至迟明代,出现一种“扯面”和抻面有点类似了,“渐以两手扯长,缠络于直指、将指、无名指之间,为细条……”这动作比之前的复杂了些,想必扯开的条儿也精细些。

清代的抻面技术已达较高水平,据清末陕西人薛宝辰《素食说略》记载,当时在山西、陕西一带流行一种“桢条面”(桢就是扯),“薄如韭菜,细比于挂面,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断,柔而能韧,真妙手也。”可见技术已经不错。

早在1995年,在北京五大洲酒店丁香厅里,24岁的黎长新表演了一次抻面技术,两分钟面团变成32768根细发如丝的龙须面,创造了世界纪录。


文/GSN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01 02:05
  • 阅读 ( )
  • 分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