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名门正派的,未必都是正人君子,而被叫做邪魔外道的,也不一定都是坏人,金庸笔下这样的例子其实比比皆是,不仅是朱长龄与武烈而已。
在《倚天屠龙记》之中,张无忌答应纪晓芙带着杨不悔前去昆仑山坐忘峰找杨逍的一路上,见到了很多恩将仇报恶事做尽的所谓名门正派中人,让张无忌亲眼看清楚一切。
张无忌带着杨不悔尚未走出凤阳,就被一群人给抓住,而抓他俩的五个人里,既有崆峒派的圣手珈蓝简捷,还有华山派的薛公远等人,而这些人都是当初去蝴蝶谷求医被张无忌治好的。
之前张无忌出于好意,将这几人救下,根本就不可能想到日后会被以怨报德,甚至还要吃掉他和杨不悔,而这五人里,唯一想要将他放走的,竟然是明教弟子徐达。
徐达认为大丈夫在江湖上行走,如此欺凌弱小实在是不像话,与其他四个自称出自名门正派却绝情绝义恩将仇报的小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原著:
张无忌想:太师傅一再叮嘱,叫我决不可与魔教中人结交,可常遇春大哥与这位徐大哥都是魔教中人,比简捷薛公远这些名门正派的弟子却好上不知上百倍了。
张无忌对张三丰向来敬服之极,然从自身经历想来,却觉太师傅对魔教中人不免心存偏见。
张无忌最终用毒蘑菇毒死了薛公远等人,而徐达与随后赶来的朱元璋等人,对张无忌和杨不悔照顾有加,这让张无忌重新思量明教与所谓名门正派的分别。
告别徐达等之后,张无忌又在路上遇到昆仑弟子詹春追杀苏习之,而原因竟然只是苏习之无意中看到了何太冲练剑,因此被追杀,一派掌门心胸狭隘至此,实在令人不齿。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张无忌出手化解了已打得两败俱伤的苏习之与詹春的剧毒,跟着他们上了昆仑山,却再次经历恩将仇报。
何太冲的妾被班淑娴下毒,被张无忌给救下,而何太冲不仅没有感激,竟然为逼问金毛狮王谢逊与屠龙刀的下落,要张无忌与杨不悔喝下毒酒,幸亏最后被杨逍所救。
从这一路上的经历来看,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之中,到底有多么的虚伪,其实已经非常明显,若是说偶然几个弟子也罢了,可连何太冲、鲜于通这样的掌门也是如此,就说不过去了。
当年张翠山夫妇回到中原,一大群人以为张三丰祝寿为名逼上紫霄宫,最终让张翠山夫妇绝望自尽,使得张无忌对于那些道貌岸然的名门正派更加没有好印象。
朱长龄乃是一灯大师弟子朱子柳的后人,而武烈是武三通之子武修文的后裔,两家都是当年天下五绝之一“南僧”的后代,可谓真正的名门之后。
然而,《倚天屠龙记》之中的朱长龄和武烈,其实都只是为了用于反向衬托明教光明正大的人物,用这样的名门之后身份,效果更加强烈明显。
小说里的朱长龄,也是时时刻刻以名门之后自居,他在斥责朱九真的时候,一番慷慨陈词听得张无忌完全相信他就是真正的侠义之人。
原著:
朱长龄道:我朱家世代相传,以侠义自命,你高祖子柳公辅佐宣宗皇帝,在大理官居宰相,后助守襄阳,名扬天下,那是何等英雄,哪知子孙不孝,到我朱长龄手里竟有这样的女儿!
说是说的冠冕堂皇,可之后的朱长龄为了套出谢逊的下落,不仅让女儿去诱惑张无忌,还想尽办法,在被戳穿之后,还说自己不杀张无忌,而将其刺瞎,一旁的武烈还说他心善。
金庸先生塑造朱、武这样的人,明明是名门之后,可行径如此不堪,主要用意有二。
一,单纯就是为了后来的情节铺垫从张无忌踏足中原开始,再到他带着杨不悔这一路上的见闻,还有朱长龄与武烈,这些都是为了让张无忌看清楚,名门正派未必正,为其日后甘愿加入明教埋下伏笔。
若非张无忌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经历告诉他,明教其实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坏,反而是那些指责明教是魔教的名门正派,有诸多不堪之事,张无忌可能很难说服自己担任教主。
与胡青牛、常遇春等人的经历,使得张无忌对明教有很好的印象,所以才有后来光明顶之战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拯救明教于危难。
二,渲染小说的时代背景《倚天》的背景设定是在元朝时期,当时宋朝已亡,蒙古大军以武力的野蛮方式占据了整个中原之后,摧毁了原本的大量先进文明。
元朝时期礼崩乐坏人心不古世风时下,本来被极其看重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逐渐被丢弃,金庸先生就是以武林之中的小故事,去反映这段大的历史。
这样的环境之中,被视作邪恶的明教白保持着对于光明的追求,希望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的盛世,将元兵驱逐出去。
能够恢复汉家山河的,最终注定只能是舍小我为大义的明教中人,绝不可能是那些自诩是武林正派,满口仁义却实行卑劣的所谓的名门正派。
金庸笔下,用了很多反衬手法,用名门正派的黑暗,来衬托明教的光明正大,当然,像是武当派等也是真正的正派化身,说明凡事不能看表象,要深刻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