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按礼法,仅有周天子能够称王,诸侯仅称爵号,不过后来诸侯强盛周天子没落,称王的诸侯挨个出现,战国七雄均称为王。
而实际上,首个称王的诸侯,就是楚国国君熊渠。
毫无疑问,熊渠称王属于僭越,周天子也予以谴责质问,结果熊渠自称:“我本就是蛮夷,中原的礼法在我身上用不了,你管我?”很明显,这是一句气话。
楚国是先秦时代最大的诸侯国,曾雄踞整个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几乎占据着整个南方,不过如此庞大的楚国,最初却小得可怜。
上古时代,楚人的先祖亦来自中原,乃皇帝之孙颛顼的后裔,直系祖先,是祝融之孙季连。
如此说起来,楚人也是正儿八经的中原华夏血脉,由于楚人的先祖乃是上古的火师,掌握着火的秘密,因此楚人也以火、凤为图腾,崇拜红色。
只可惜在商王朝时代,楚人受到殷人的攻击,被迫不断向南迁徙,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商朝晚期,楚人的首领鬻熊审时度势,参加了伐纣战争。
鬻熊的眼光的确是很准,商朝果然被周朝所取代,然而楚人却没有得到赢得的荣誉跟赏赐,直接被周王室所遗忘。
册封功臣的宴会上,根本就没有鬻熊的位置,他也没有得到任何赏赐。
曾经为周王朝的建立做出巨大牺牲贡献的楚人,却受尽折辱,直到周成王时期,鬻熊的孙子熊绎才被册封了个最低等的子爵,楚国由此建立。
楚国刚建立的时候,封地仅仅不过丹阳一带五十里,又小又穷又偏僻,而熊绎参加诸侯会盟的时候,居然被安排在殿外守燎,也就是看守火堆。
其实从楚国的发家史就能够看得出,即便是真正的华夏后裔,但在周王朝时期,长期居住在江汉一带的楚人,依旧被视作蛮夷一般。
既然人家看不起自己,那就只能自立自强,楚人开始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之路。
好在楚国的封地虽然偏远,可正所谓祸兮福所倚,周天子几乎管不着的长江流域,成为了楚国对外开拓的绝佳场所,比起中原诸侯林立,楚国在南边扩张要容易的多。
当时的长江流域虽说荒蛮,但也的确物产丰富,尤其盛产铜矿,楚国经历了长期的艰辛开拓之后,也很快成长为了不可小觑的诸侯国。
然而,这个时候的楚国依旧得不到中原诸侯的正眼相看,在他们的眼里,楚人仍旧是与荒蛮为伍的族群,楚国也只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子国而已。
楚人的暴脾气被惹到了,熊渠时期,已相当强悍的楚国,开始不伺候周王室了。
熊渠继位的时候,正好赶上周王朝衰落与中原大乱,他趁机开疆拓土,陆续攻伐庸、鄂等江汉之地诸侯国,武力征服扬越,得到了蛮夷诸部的归附。
周王朝与楚国,一个江河日下,一个蒸蒸日上,而熊渠本人也是个极其骁勇强悍的君主,他倚仗功绩,愈发将日薄西山的周王室不放在眼里。
昨日对我爱答不理,今日我让你高攀不起!熊渠最终做出了个石破天惊的举动,他公然自称为楚王,并且还把三个儿子都封做了王。
按周朝礼法,仅有天子能够称王,熊渠的举动无疑是惊人僭越。
周王室自然不能放任,派使者去责问,而熊渠则回答:“我本蛮夷,不与中国之号谥!”也就是说“我楚国本就是蛮夷,你们那一套不适用于我”。
面对熊渠的傲气逼人,衰弱的周王室也无法做出更强势的举措阻止,原本先秦诸侯火并就是楚国带的头,结果诸侯僭越称王,又是楚人一马当先。
实际上很明显,熊渠的话是气话,因为自打楚国建立之初,周王室就没有把他们楚人当成是自家人,在周王室眼里,楚人跟庸、鄂等蛮夷没什么区别。
按照春秋礼法,蛮夷的最高爵位才是子爵,可见楚国的待遇。
当年楚国实在弱小,就算被周王室瞧不起也没办法,只能默默忍受,可如今形势颠倒,楚国强大了,而周王室衰颓了,那就没道理再看人眼色了。
所以说,熊渠自称蛮夷并非是说他真的在否定楚人是华夏后裔的事实,而是楚人被周王朝冷落薄待多年,实在气不过,开始跃跃欲试想要与周王室平起平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