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议给没交社保的农民发放退休金,是否符合国家的社保法?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确实有人提出要为农民也发放养老金,国家再仔细听取社会意见,综合考虑我国国力国情以后,2009年推出了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并将其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
相关要求明确,对于2009年各地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已经年满60岁的农村老人,无需缴费可以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待遇。这一规定,实际上就是对大家要求对农民发放养老金的一种响应。
相应的基础养老金最初只有55元每月,2015年上调至70元每月,2018年上调至88元每月,2020年7月1日上调至93元每月。各个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财力情况进行适度提升,现在全国普遍在100~200元之间。很多人可能觉得,每月100多元的待遇算什么养老金呢?可实际上这样的养老金待遇,是国家在制度范围内,考虑到国家的承担能力,综合制定的养老待遇。
2019年末,我国共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16032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114亿元,人均每月养老金待遇162元。
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后,陆续年满60岁的老人,必须要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才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月领取养老金,这是《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
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国家充分考虑到了他们的负担能力,缴费档次设计的非常灵活,从100元到几千元不等。一年100元,相信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能负担得起吧?更何况对于低保群众,确实个人不用缴费,政府会负担他们保险的个人负担部分。其实农民收入普遍不高,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6021元。
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机制,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不一样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城镇职工就一直有养老保险制度呢?其实,这种说辞也不是很完善。
我们国家最初设计的是退休制度。个人无需缴费,退休后有国家和企业支付退休费待遇,直至职工去世。这是依据一九五七年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明确的。这种退休制度不仅仅是农民没有退休费,城镇无业和失业人员、不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一样没有退休费。
很多老人该知道以前我们是城镇、农村二元结构体系,农村户口约占总人数的80%以上,农村户口变为城镇户口该有多难,当时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退休待遇。
1991年,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不管是农民合同工,还是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只要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都可以按照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领取退休金,这实际上是一种制度的进步。
为了确保养老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家设立了养老保险缴费的上下限。最低按照社平工资的60%基数缴费。现在各地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承担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参加养老保险,最少每月都需要缴纳600~700元,一年就是七八千元。这样的负担是很多农民都负担不起的,更何况要缴费至少15年以上。即使缴费满15年,每月养老金也只有900~1000元,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才会越高。
职工养老保险的资金,并不是自己给自己积累养老金。年轻的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主要是供养已经退休的老人。这样既能够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保值增值压力,也能够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这样的养老保险机制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设计的。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出生率越来越低,必然会导致社会抚养比越来越小。2019年社会抚养比只有2.65:1,也就是说2.65个职工供养一个退休老人。未来还有不断降低的趋势。这种情况下国家将推动渐进式延迟退休,逐步缓解有关养老压力。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可不是这样,基础养老金源自于国家财政补贴。个人缴纳的费用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甚至国家还会给予额外一部分补贴一起进入个人账户,比如说按100元档次缴费补贴30元,未来通过个人账户的余额计算形成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是全部可以继承的。也就是说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拿年轻人的缴费来支付老年人,而是通过自己给自己积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国家给予一定补贴的方式来运转。
所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国家财政没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大幅度的提升。其实,国家的财政支出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能有现在的养老金待遇就已经来之不易了,希望大家能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