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面对上司是要做一个心直口快的人还是要做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来,给大家讲一个心直口快和沉默寡言的真实故事,你们自己来评判是心直口快好,还是沉默寡言更恰当。
那一年七月份,总经理通过自己的关系,接到一份每年七万台的订单。这之前,公司的订单一直在8000台到12000台之间。于是,总经理找到我和研发部、生产部、采购部的同事们开会。对于这么大的一个订单,大家都显露出兴奋和喜悦之情,也让大家在这个时候变成了“心直口快”之人。大家开始熙熙攘攘开始讨论完成这七万订单的设备、人员计划。生产部估算了一下设备的产能,勉强可以达成,但问题是现有的人员生产这么多订单完全不可能。生产部的几个车间,除了其中一个车间可以通过设备生产,其他车间全部都是手工完成,需要的新员工量很大,而且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六个月,新员工才能成为基本成熟的熟手。如果是这样,新员工就要提前招聘,进行培训,到年底的时候正好可以成为熟手,完成这七万的订单量。总经理问:生产部需要增加的新员工数量是否能按时招聘完成。我们“心直口快”:T总,人员招聘尽管有困难,不过并不是不可能,只是这七万的订单还没有签订合同,只是一个不成形的口头意向,这样大张旗鼓地招聘、培训,有点不妥。万一这个订单流产了怎么办?这个你要考虑清楚。我们有些担心啊。而且......总经理没等我们把话说完就打断了我们,说:这个你们不要担心,订单的事儿你们不懂,前端车间的人必须到位(因为前段车间是技术核心,不能外包),后端的部分订单,可以通过外协来完成。要知道,这七万订单,需要增加三到四倍的人员才能完成,这无疑对于人员成本是极大的考验。于是我们心有余悸地持续问总经理:万一这订单泡汤......总经理有点不耐烦了,说:让你们去招就招,哪里那么多废话,后端车间的人可以滞后一点招,前段车间的人必须到位。
会议结束后,我专门去找了总经理,谈订单的确定性和人员招聘之间的关系。毕竟,一下子多出几倍的员工,不是一件小事情。我的嘴和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哒哒哒”,把所有的担心一股脑倒了出来。最后总经理斜着眼问了我一句:你是不是招不到人啊?
得,赶紧找人去吧,否则这个“招不到人的帽子”真的要扣到我头上的。
于是,拟定了招聘计划,整个部门紧锣密鼓开始了大规模的招聘工作。有没有难度?有。但,通过生产部的经理和主管的人脉资源,从别的同行那里挖来了不少员工,兴奋的是,都是熟手,连培训都不用。剩余的人通过各种招聘渠道、宣传单,也找到了。招聘工作基本完成,加上一些同行公司的员工“工余时间”来帮忙,完成七万订单的前段车间人员和后端部分人员基本到位。接下来就开始各个车间的技术岗位培训。这时,我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来年的春节过后不久的一天,总经理急匆匆把我和生产部、研发部的相关人员叫到一起召开紧急会议。第一句话,他几乎是质问的口气:现在各个车间的人数多少?公司的总人数多少?怎么看到公司里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你们招来这么多人,这要多少工资?原来只要一百多多万的工资,现在一下子多出几倍,公司哪里能承受得了?你们就不看看现在的经济行情?在座所有的人愣在那里,然后低下头,皆做“沉默寡言”之态。
这个时候,无论是选择心直口快,说:人是你让招的,而且我们提前也提醒过你,还是低头,沉默寡言,装作“是啊,我们怎么招了这么多人”的样子,都已经无济于事了。私下里,总经理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这么多人,怎么办?怎么会这么多人?大家说,是心直口快好,还是沉默寡言好?
说句公道的话,面对上司,“心直口快”要有心直口快的前前后后一整套解决办法,而不能单凭心直口快做事说话;同理,“沉默寡言”也需要一整套沉默寡言的计策,来获得上司的认可。或者,某个时机,你需要心直口快;另一个时机,则需要沉默寡言。
另外,心直口快和沉默寡言,很多情况下是性格使然,一个人没得选择。你让心直口快的人沉默寡言,他会憋屈死;你让沉默寡言的人心直口快,那太难为他了。能够让心直口快成为一套系统的做事方法,或者让沉默寡言变成一套应对的力量,都可以获得上司认可,因为他心里最清楚、最了解这两种人各自的优劣。
但是,我们绝不能让心直口快让别人看作一种“傻”,也不能让沉默寡言让别人看作是一种“弱”。心直口快和沉默寡言,够应该是一种智慧,而不是一种状态。你们说呢?
文章来源:网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