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员工不具备企业主人翁精神,反而频频跳槽?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先送大家一句话:你是喜欢自己自主决定要具备“主人翁精神”,还是喜欢被别人、被环境逼着具备“主人翁精神”,还是喜欢任何情况下都不想具备“主人翁精神”?这关乎到你的工作和人生是否能有所成就。
企业主人翁精神是指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企业。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之后,主人翁精神消失殆尽。为了加强企业主人翁精神,有些企业还出台了“员工持股计划”,希望通过这样的计划回归主人翁精神,但毕竟员工失去了话语权,主人翁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首先,主人翁精神的存在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员工不是为某个人干,不是为某几个人干,而是为国家干。在这种条件下,为了国家的昌盛,多数人都会发扬主人翁精神。而且计划经济时代,跳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每个人都像一颗螺丝钉,祖国安排到哪里,就去哪里。人和人之间没有太多的矛盾和纠结,也不存在所谓的压榨、谩骂,不存在个人利益,只有国家利益和国家利益下的集体利益。
第二,转换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的老板和员工之间成为了一种矛盾关系,但又不得不依靠这样的矛盾关系存活。这种条件下,公司是老板的,和员工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员工只是为老板干活挣钱。既然是为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干,从人性来讲,主人翁精神的消失是很正常的事情,员工本来就不是主人嘛,怎么会有主人翁精神?而且员工为了自己生存的利益和人格,不断寻找老板和员工之间矛盾比较弱的公司,所以员工频频跳槽,寻找更合适的位置和利益。
第三,即便是在国营企业中,那些国营企业的决策人,也把企业当做自己一手遮天的企业。大环境变了,员工干活也不认为是为国家干,而是为国营企业的掌权人干,和私营企业没有太大的差别。主人翁精神没有了大环境,它的存在即没有意义,也没有可能。
第四,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案例:一个大家庭,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关系,大家干活都是为了这个大家庭的兴旺,自然会有“家庭的主人翁精神”;但一旦进入家庭成员相互竞争的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各自为政,都是为自己而干,主人翁精神自认会消失。
第五,当为“公”时,才会有主人翁精神,当为“私”时,没有了“公”,主人翁精神只可能发生在“企业主”身上,而员工失去了“公”之下的权利,自然就会走向“那不是我的”的心态上,企业主为了让员工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照看,就极力鼓吹“主人翁精神”,主人翁精神就成了一种“迷魂汤”和“洗脑工具”。值得提醒的是,主人翁精神实质上是不可能“教育、洗脑”而成的,它的存在需要“主人翁”所需的大环境。
所以,在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私营企业是私人的,国营企业基本沦为“个人掌权”的状态,主人翁精神没有了存在的土壤和环境,员工没有主人翁精神有情可原。至于频频跳槽,比较好解释:既然我是自由身,我就要不断选择“挣钱更多”、“员工关系更好”、“老板更好”的公司和企业。
作为一个过来人,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频频跳槽其实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能力需要在一个环境下磨炼和学习。如果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主人翁精神”,自己才有可能比别人进步的更快,掌握的更多,未来一旦想自己创业,才会有所准备。主人翁精神其实对于员工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是有益处的。这需要员工自己的远见和定力,也需要员工自身的觉悟,并能看透工作和人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也需要员工的境界。信与不信全在自己,做与不做全在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文章来源:网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