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非洲贻贝泛滥,当地人饿死不吃,在中国却是美食,是真的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世上有的地方人不吃猪肉牛肉,有的地方对泛滥成灾的兔子、鲤鱼束手无策,在欧美与东亚等被视作珍馐美味的贻贝,在非洲却无人问津,在海滩上简直到了泛滥的地步。

在我国东部的沿海地区,有一种被称作海虹的海鲜,也就是贻贝。与带鱼、鱿鱼等类似,贻贝虽然是海产,但因为产量大而且味道好,价格并不贵,所以即便是非内陆地区,接受度也比较高,算得上是一种很普遍的平民化海产。

其实也不止是我国,就算是日韩还有欧美国家,对于贻贝的接受程度也是挺高的,在西方的餐厅中贻贝也是常见的海鲜。只不过外国的贻贝数量更多,而且他们的消费量没有中国这么巨大,所以也经常出现海鲜泛滥的情况。

而贻贝在非洲的处境就完全不同了,非洲分布有贻贝的地方主要集中于东非的沿海,还有西南非洲的沿海,而这些地区虽然贻贝资源很丰富,但基本没有人会吃贻贝。

包括贻贝在内的大多数海鲜,非洲人似乎都不怎么吃,以至于非洲的海鲜市场上经常能够买到体型巨大的野生海鲜,而这些海鲜通常都是卖给外国游客的,本地人基本不吃。非洲沿海各国的经济专属区,大多都将渔业捕捞权租给外国的企业,而出产的海鲜也大多用来出口。

在很多人印象里,非洲遍地都是饥饿与穷困,其实也不是绝对如此,非洲的穷与饿也只是相对的,大多数人吃不上好的食物,但也不至于完全没东西吃,毕竟非洲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非洲大多地区都在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从古代到现代,非洲很多地方就算不进行耕种,光靠采摘与狩猎就能够存活下来,这在世界上大多数热带地区都是普遍存在的。相对于陆地上唾手可得的食物,河流与海洋里的食物就显得可有可无了,非洲人对于水产都不太有兴趣。

先前对于非洲人不喜欢吃鱼,有种说法是非洲人觉得鱼刺太多而且腥味太重不好处理,所以不吃,然而海鲜产品中,就算是海螺贝壳之类,非洲人也不吃。

其实也与非洲当地的情况有关。非洲不像我国或者欧美,没有比较复杂高深的烹饪技术,他们处理食物的传统办法最常见的就是煮、烧烤还有烟熏,做法比较单一。在非洲人看来,贻贝的口味实在是太差了,根本就没什么吸引力,而且肉又很少,虽然量很多,但最终获取的肉质还是不够方便。

与此同时,非洲还有个非常古老的风俗传统,那就是视黑色贝壳为不详。非洲大多地区的人认为,黑色贝壳之内有恶灵存在,如果食用的话会厄运缠身,虽然这只是一种传说,但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已经固定下来,就像回教徒不吃猪肉,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国人口稠密,沿海地区在古代大多耕地较少,为了生存很早就有向海洋讨生活的传统,对于各类海鲜的烹饪处理也是得心应手,然而非洲的自然条件实在过于优越,对他们来说海洋里泛滥的食物根本就没什么吸引力,费力去捡贝壳还如去摘水果或者打猎来得方便。贻贝还有各类海鲜,在非洲最终泛滥,也是非洲大陆的条件太好了,用不着它们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