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小龙虾在我国的具体来历吗?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属于螯虾科,原产于美国中南部和墨西哥东北部。克氏原螯虾被广泛引入欧洲、非洲、中南美洲和东南亚,一旦被引入合适的栖息地后,克氏原螯虾就会迅速繁殖并最终成为一个重要的物种。作为一名成功的殖民者,克氏原螯虾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繁殖力,这让它在栖息地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上图为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的分布图,蓝色为原产地,红色为被小龙虾生物入侵地区。

1927,日本从新奥尔良引进了100只克氏原螯虾,其目的是作为美国牛蛙的食物来源,美国牛蛙是在1918年被引入日本的。但是只有20只克氏原螯虾在跨太平洋运输中幸存下来,被饲养在东京附近的青蛙农场。

1929年克氏原螯虾被从日本引进南京,然而,没有详细记录有多少小龙虾被引入到南京,以及被引入小龙虾的来源。如今,小龙虾(克氏原螯虾)在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池塘、河流、水库、小溪和沟渠中都能找到。据推测,目前国内所有的野生小龙虾种群都可能起源于南京及其邻近地区。

小龙虾(克氏原螯虾)是一种多能杂食动物,在不同类型的水体中成功建立自己的体系。小龙虾主要以动植物碎屑、大型植物和活动物为食,如软体动物、昆虫、环节动物、线虫、蝌蚪和小鱼。小龙虾的捕食者有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小龙虾幼虫可被蜻蜓,鞘翅目幼虫和水生半翅类昆虫捕食。入侵物种克氏原螯虾可能会带来外来病原菌如虾瘟疫真菌和寄生水霉;细菌感染也很常见如拟态弧菌,当以受污染的小龙虾为食时,可引起人类肠胃炎。

近几十年来,小龙虾因其独特的味道,已经成为我国最受欢迎的水产品之一,尤其是在长江沿岸的省份。上世纪70年代初,长江流域的农民曾尝试养殖小龙虾,但由于缺乏技术和消费需求,未能实现产业化规模。2001年,湖北省潜江县农民启动了水稻小龙虾轮作养殖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虾稻轮作养殖、荷花小龙虾养殖、池塘多体养殖等,制定了在特定环境下养殖小龙虾的可行策略。国内小龙虾养殖产业长期占据全球的90%以上,如下图

尽管克氏原螯虾的培养为农民带来了收入,但从农场逃离的个体对当地的鱼类、甲壳类动物、水生植物和淡水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还会切断水稻幼芽,其洞穴导致灌溉水的流失和农田的破坏,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13 16:34
  • 阅读 ( )
  • 分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