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期间,爱沙尼亚馆的主题就是“为城市的明天储存智慧”。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东北欧小国面积仅仅4.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左右。爱沙尼亚是欧洲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数字化信息化的科技强国,而一切都是依赖于爱沙尼亚脱苏后的“浴火重生”与后来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早在2005年前后,爱沙尼亚所有学校均被网络覆盖,内阁会议早已无纸化,每百人的手机拥有量是121部,通过网络平均注册一家实体公司只需要18分钟。整个爱沙尼亚98%的银行交易与32%以上的缴税活动都通过网络进行。如今,爱沙尼亚98%以上的城镇均已被免费无线网络覆盖。
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几乎各个方面,都通过网络进行数字化连接。
传统上,爱沙尼亚与拉脱维亚、立陶宛并称“波罗的海三国”,面积很小人口也只有100多万,一半以上被森林覆盖,木材产业也是曾经爱沙尼亚的支柱产业。苏联解体后,爱沙尼亚几乎什么都没有,一半以上家庭甚至没有电话线。
当时的爱沙尼亚内阁为了倡导自由贸易与私有化,加速经济崛起,主导以数字化重新定义自身。2011年,有超过1.4万家企业在爱沙尼亚注册成功,高科技产业如今在爱沙尼亚的经济中比重超过20%,人口100多万的地方,拥有4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爱沙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电子投票的地方,10分钟可以完成移民手续,早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电子签证。2013年,只要设籍在其首都塔林的民众,可以直接用身份证件免费乘坐公交车、轻轨甚至火车。
爱沙尼亚为了推动科技化与数字化,从教育着手。在爱沙尼亚,一年级就开始教授网页制作,中学阶段16岁左右能够学习到各种程序语言。早在1997年,爱沙尼亚为其从幼儿园到大学所有老师提供电脑教育,将教育信息接入网络。
可以说,这个古老的国度表面上仍旧传统,可却已经走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