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一概而论,清朝的富察氏虽然是满洲八大姓之一,但也不是所有的富察氏家族都很强,就好像明朝的皇帝姓朱,但民间也有姓朱的贫苦之人,清朝富察氏一族,既有满洲上三旗的高门显第,也有上三旗与下五旗之中的寻常旗人乃至包衣。
比如,清代皇帝的后宫之中,姓富察的相当多,然而真正富察氏的皇后,却仅有乾隆帝元后孝贤纯皇后一人而已,与钮祜禄氏、博尔济吉特氏相比,并不算多。
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富察氏家族在清朝很牛,主要还是因为乾隆帝孝贤纯皇后的娘家,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富察氏家族。
富察氏,满洲大姓在清朝,富察氏既是大姓,也是老姓,早在辽女真时期就已经出现,叫做“蒲察”,后来演变成了“富察”,辽朝之时,蒲察部也是当时的女真各部之中最强盛的分支之一,这也奠定了后来富察氏的极高地位。
富察氏原本是辽女真古老姓氏,始祖马木墩,远祖费莫氏,势力强大,与皇室世代姻亲,靖宣皇后、钦慈皇后等十数人入传。
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富察,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甚繁,散处于沙济、叶赫、长白山及各地方,富察氏先世旺吉努,满洲镶黄旗人,世居沙济地方,后金初年率族众投归,太祖努尔哈赤将族众编为半个佐领,由其统领。
清朝时期的富察氏一族,还有个特别的称谓,叫做“禁卫军世家”,当时五代富察氏家族的著名成员几乎都是皇宫禁卫出身,且都担任了当时的御前侍卫首领。
最高贵的富察氏,唯有沙济富察氏就算是同样的姓氏,其不同分支的地位与影响力也完全不同,就好像隋唐时期的世袭门阀氏族,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就比其他地方的崔氏更牛,陇西李氏比其他地方的李氏更厉害,而清朝的富察氏也是如此。
满洲的姓氏,即便是同样姓氏也要区分各氏族分支,富察氏也分成诸多支系,而其中最显赫的就是世居沙济地方的富察氏,而这支的富察氏,才是清朝富察氏之中真正显赫的一支,清代大多数姓富察氏的显贵与后妃,也都来自于这一支。
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继任大妃富察·兖代,乾隆帝的嫡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同治帝的淑慎皇贵妃富察氏,全部都出自沙济富察氏,而清朝比较著名的米思翰、傅恒、福康安等人,也全都是孝贤纯皇后的娘家人,自然也都出自沙济富察氏。
相对来说,清朝其他的富察氏分支就逊色得多,比如吉林乌拉富察氏、辉发富察氏、蜚悠富察氏、讷殷富察氏等等。为乾隆帝生育皇长子的哲悯皇贵妃,虽然也姓富察氏,却只不过是上三旗的包衣侍女出身,与孝贤纯皇后相去甚远。
康乾时代,富察氏盛极一时按照现今的富察氏族谱记载,清朝富察氏家族中,有4人成为大学生之首,7人行走军机处,14人封爵,正二品以上的文物大员超过100人,其中,乾隆时代的福康安成为清朝唯一一个以非皇族身份得封皇族爵位之人。
而纵观整个清朝的历史,富察氏一族唯有沙济富察氏这个分支显赫,而沙济富察氏只有在康雍乾三朝最显赫,也就是乾隆帝孝贤纯皇后的母族。
孝贤纯皇后家族的第一代显贵,即富察·哈什屯,其祖父旺吉努在清太祖时代归附,而哈什屯本属正蓝旗,在皇太极时期改属镶黄旗,最终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头衔。皇太极驾崩后,由于力主皇太极长子豪格登基,所以深受多尔衮等人的打压,直到康熙时期,哈什屯长子米思翰首议撤藩并拥护康熙平定三藩,得到康熙赏识,富察氏家族再次开始发迹,扶摇直上。
康熙27年,武将出身的米思翰之子马齐成为武英殿大学士,只不过马齐又在九子夺嫡中,曾保举皇八子胤祀而受到斥责,革去了大学士之职,直到康熙49年才再次被起用。
马齐是康雍乾三朝的大学士之首,相当于实际上的宰相,而他的几个兄弟,也都位极人臣,比如马武高居领侍卫内大臣,而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就是乾隆帝的老丈人,孝贤纯皇后与傅恒的亲爹,李荣保本人虽然在富察氏家族中不算出众,但其子女争气,光耀门庭。
历史上,乾隆帝与其嫡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鹣鲽情深,而对于孝贤纯皇后的娘家也颇多眷顾,不仅赐予诸多显赫爵禄,还将皇家亲生的公主嫁给了富察氏一族,乾隆帝膝下皇子也有不少娶富察氏家族女儿为正妻者。要知道,清朝的公主大多都用于联姻蒙古,都是有特别用处的,再者乾隆帝膝下女儿并不多,富察氏家族之显,由此可见。
乾隆帝的小舅子傅恒,也是清朝最后一位保和殿大学士,在其之后,三殿三阁大学士之首的保和殿大学士就此虚设,无人再担任过。
也由于孝贤纯皇后娘家这一支富察氏家族的无比显赫,所以使得很多人产生了所有富察氏家族在清朝都相当显赫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