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之父,大清重臣,刘统勋到底有多牛?

刘墉算得上是大名鼎鼎,而刘墉还有个更厉害的父亲,那就是刘统勋。其历经三朝,在仕四十多年屹立不倒,五十多岁成为太子太傅兼陕甘总督,显赫程度令人瞠目。

显耀数代的刘氏家族

刘统勋的家族非同一般,连续五代人都是进士出身,这个家族历经明清两朝,非但没有没落,反而日益兴盛。

  • 刘统勋的祖父刘必显,是明朝天启四年的举人,清顺治九年中进士,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奉直大夫阶;
  • 刘统勋的父亲刘棨,在清康熙二十四年中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乃是从二品的大员。
  • 至于刘统勋自己,也是个相当的能人,19岁时考中举人,26岁时中进士,乾隆二十六年成为东阁大学士兼理军机,成为当时实质上的宰相。
  • 相较之下,刘统勋的儿子刘墉,32岁时考中进士,八十多岁才成为体仁阁大学士,并没有兼任军机大臣,其权势与其父亲刘统勋相去甚远。
  • 刘统勋的孙子刘鐶之,于乾隆四十四年中进士,担任户部与吏部尚书,执掌财权与升迁。
察言观色,谁都敢得罪敢弹劾

雍正帝驾崩时,为乾隆帝留下张廷玉、鄂尔泰、讷亲等诸多顾命大臣襄赞政务,对于这些前朝拥有相当权势的臣子,乾隆帝心中倒是许多的忌讳,可又不能随意的直接处置,不然会给自己惹来各种不好的名声,所以一时之间乾隆帝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但这种情况下,有个人就很懂皇帝的心思,直接跳出来弹劾这些权臣,那就是刘统勋。

“大学士张廷玉历事三朝,遭逢极盛,然晚节当慎,责备恒多。”这是刘统勋弹劾张廷玉的上疏。除了张廷玉,遏必隆之孙讷亲也被其弹劾:“同僚争避其锋,请加训示。”

要知道,张廷玉与讷亲都不是一般人,张廷玉乃是雍正帝的心腹,也是顾命大臣,讷亲先后执掌兵部与吏部,又在鄂尔泰死后接任保和殿大学士,署理军机,这两个人都是当时前朝炙手可热之人,一般人根本就不敢稍稍得罪他们,就更别说是弹劾

没想到,刘统勋深知皇帝的心思,直言上疏谏言,而正如刘统勋猜度的一样,这些正中乾隆帝的下怀。

“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自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大臣任大责重,原不能免人指摘,闻过则喜,古人所尚。若有几微芥蒂于胸臆间,则非大臣之度矣。今见此奏,益当自勉,至职掌太多,如有可减,侯朕裁定。”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张廷玉与讷亲等自然也是收起了原本的不可一世,毕竟这些人在朝也不是一天两天,也懂得明哲保身的重要。

刘统勋的确是胆子大,但其并非只是投其所好为了巴结皇帝,他所上奏弹劾之事,都是确有其实并非构陷和无中生有,没有冤枉谁,所以这让乾隆帝更加欣赏重用他。

就连张廷玉、讷亲这样的朝中重臣刘统勋都不怵,地方上的魑魅魍魉自然就更不会放在眼里。公元1753年,担任刑部尚书的刘统勋以钦差身份前往江南巡查,查出河道治理账目的巨大亏空,刘统勋当即处置,相关人员无一逃过,均受到重惩。此举引发了当时地方上的震动,稍稍有些花花心思的官吏,听到刘统勋的名字都闻风丧胆。

此外,刘统勋还前往浙江学习海塘工程技术,疏通运河督办河道疏浚工程,是清朝著名的治水能臣,奉命编撰《西域图志》之时,刘统勋为数据尽量准确,55岁还亲自带队,在天山与巴尔喀什湖一带亲自测量。

刘统勋亡故,皇帝亲自吊唁

乾隆三十八年,刘统勋在前去上朝的路上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乾隆帝得知之后,立刻让福隆安带着药与太医前去诊治,结果赶到的时候刘统勋已经离世,时年75岁。

刘统勋离世之后,乾隆帝亲自前去吊唁,才发现刘统勋家中家徒四壁,门庭窄小寒酸,乾隆帝愈加悲恸,回宫之时尚未抵达乾清门就忍不住痛苦流泪,对左右说:“朕失去了一条臂膀。”

之后,乾隆帝亲自制挽联与怀诗,将其列入五阁臣之一,追授太傅赐谥文正,刘统勋的棺椁回乡安葬之时,沿途二十里内的官吏均前往吊唁祭拜。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