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脊之上五脊六兽的前方是“骑凤仙人”,也叫作“仙人骑鸡”,据说是姜子牙的小舅子。古代的五脊六兽骑凤仙人,除了祈福装饰,也确实有其实用价值。
紫禁城屋顶上的五脊六兽中国古代建筑自成一派,在等级森严的古代,人们对于不同建筑的屋顶样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不同的屋顶样式并不能随便乱用,大多都对应着不同的规格身份,其中庑殿顶与歇山顶的等级最高,通常都用于宫殿与寺庙之类的地方,而紫禁城使用的就是庑殿顶。
在紫禁城的屋顶,前后左右四面各有一个斜坡,前后两坡相交处被称作正脊,左右两个坡与前后两个坡度相交形成四条屋脊,加上中间的一条横向正脊,构成了我们所说的“五脊六兽”之中的五脊。
至于六兽,指的是那些在屋顶一排排整齐的小兽,根据这些小兽所处于的位置的不同,分成吻兽、望兽、垂兽、戗兽、套兽、走兽等诸多种类。最初,这些小兽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保护木栓与铁钉,防止漏水与生锈,以实用为主,而之后在实用功能之外,这些小兽被赋予了装饰与祈福禳灾之类的功能。
吻兽,指的是鸱吻,传说此兽好吞噬,所以在正脊两端做张嘴状,又称吞脊兽。
吻兽的形象是鱼和龙的结合体,从汉朝时期开始,就有在建筑上使用吻兽以防止起火的构建,而且吻兽在正脊的两侧,确实是为了防止雨水侵蚀屋脊,有一定的实用性,而另外也是希望它能够防止火灾保佑平安,也是等级地位的象征。
望兽,由吻兽发展而来,安放在钟楼或者门楼等地,口向外,取瞭望之意。
垂兽与戗兽的样式几乎一样,头向外,而摆放在垂脊上的称作垂兽,戗脊上的称作戗兽。
垂兽与戗兽的内部含有铁钉,能够加固屋脊交汇处的结合部件,可以防止瓦件掉落。古老神话传说中,戗兽的原型是龙的儿子嘲风,因其喜欢登高望远喜欢险处,所以也象征着吉祥与威严,古代用其作为镇宅。
套兽,一种体积比较大的兽,多为狮子头或者龙头。
古代一些建筑在屋檐的外侧会伸出一小节的房梁称作仔角梁,原本为保护这里会套上一个陶制构件,之后就演变成了套兽。
走兽,除了上述五兽之外,还有一堆各式各样的小兽,统称为走兽。
在古代,屋脊上的神兽数量越多,象征的地位也就越高,紫禁城的太和殿屋脊上共有10只走兽,是国内规格最高的建筑,在仙人骑凤之后,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和行什。
走兽的领头人,即骑凤仙人在10只小走兽的前方,有一个骑凤仙人,虽然他并非走兽,但却位于走兽的最前端。
关于骑凤仙人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先秦时代,齐缗王曾在一次征战中落败,走投无路之下突然飞来一只凤凰,带着他脱离了仙境。
所以,古代在屋脊的最外沿放置骑凤仙人,主要是为了祈求逢凶化吉与绝处逢生。
与此同时,由于骑凤仙人的位置刚好在垂脊的最下方,固定垂脊的第一块瓦,在这个造型之前,这里是一根铁钉,骑凤仙人这个造型诞生后,依旧有实用功能,而且更加美观。
骑凤仙人是姜子牙的小舅子关于骑凤仙人中的仙人到底是谁,还有个说法是,他其实是姜子牙的小舅子。姜子牙成为齐国的开国君王之后,他的小舅子想要利用他的关系向上爬,所以各种讨好,但是却被姜子牙所识破。姜子牙称:“你的官位已到顶了,若是再向上就会摔下来。”
古代的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将姜子牙的小舅子放在了屋檐的最前端,而这个位置若是再向上爬一步,就会掉下去。
无论是五脊六兽也好,还是骑凤仙人也罢,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除了实用方面的考虑之外,也非常注重天人合一与美观方面的价值,原本的诸多建筑物上比较突兀的部分,最终都在古代工匠的手中变成了后来的一种既保留实用价值又更加美观的装饰物。
骑凤仙人也是如此,不论其原型到底是齐缗王还是姜子牙的小舅子,骑凤仙人哪个位置原本只是个非常难看的铁钉,虽然实用但着实不好看,而骑鹤仙人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既美观同时还保留了其原本的功能,而且满足了古人心中对于吉祥安宁的一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