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雷劈而崩,毫无根据。
嘉庆帝驾崩得非常突然,几乎没有任何征兆清嘉庆二十五年盛夏的七月十八日,嘉庆帝颙琰带着大批的随行臣工、艺伎优伶等数千人,从圆明园出发,浩浩荡荡前往木兰,准备进行满洲皇室传统的木兰秋狝。大约是在一周之后,大队抵达热河的避暑山庄,嘉庆帝颙琰在此暂时安顿修整,不过,颙琰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是其一生中最后一次驻陛避暑山庄。
七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嘉庆帝刚在避暑山庄歇下,年届六十的老皇帝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之下忽然驾崩。
嘉庆帝驾崩之后,热河行宫的相关人员即刻封锁了所有消息,避暑山庄大门紧闭,禁止所有人员出入,二十七日,留守京城的王公贵胄们才得知嘉庆帝的死讯,而直到八月二日,登基的道光帝才正式发布上谕昭告天下,嘉庆帝驾崩。
当时,正在盛京的李朝使臣,见到清廷的人员都穿着素服,帽子上的花翎都被摘掉,这才知道清朝的皇帝已驾崩,由于皇帝的死因朝廷并不会对外公开解释,而且嘉庆帝死得非常突然,所以民间出现了揣测传闻。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嘉庆帝上了年纪中暑而崩古代的医疗条件有限,所以古人的平均寿命也并不算长,嘉庆帝颙琰驾崩的时候已经61岁,这并不算英年早逝,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高寿。
按照《清仁宗实录》记载:“此次跸图,偶感暍暑。”
很明显,嘉庆帝在临终之前出现了中暑现象,当然,若只是单纯的中暑并不会致命,关键是在那个时代,本身的医疗水平就比较低下,再者嘉庆帝本人已上了年纪,虽然是皇帝,但是连日的奔波行进,终究也是吃不消的,嘉庆帝中暑之后,可能引起了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最终导致了其丧命。
嘉道中衰心力交瘁,嘉庆帝本人也屡屡遭刺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颙琰正式亲征,而其掌权的第一件事就是拆了乾隆帝留下的新手大礼包,除掉了和珅,继而平息了白莲教起义等事。然而,清王朝在乾隆前期实力达到了极盛之后,从此陡转之下,日益衰落。
乾隆帝留给嘉庆帝的本来就是一大堆烂摊子,而嘉庆帝本身庸碌,才能极其有限,每每面对着其父亲留下的大小窟窿,就觉得心累。
嘉庆八年闰二月二十日,颙琰入神武门乘坐御轿,这是突然有一名大汉从神武门旁的西厢房南墙冲出来,直接奔向嘉庆帝的御轿,来人手中带着一把利刃,面露杀气,很显然他的目标就是嘉庆帝。
事发突然,一旁的护卫们一时之间愣住了,不过好在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定亲王绵恩等人在一旁阻拦,最终刺客被活捉。
这是清朝建立以来,第一次遇到的真正有史记载的谋刺,而刺客明教陈德,镶黄旗旗人,乃是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松年的家奴。陈德行刺被抓之后,被连夜审讯,然而陈德的供述实在雷人,因为陈德说自己是因为穷苦不过,于是“起意惊驾,要想因祸得福,本月十六日,知道皇上入京,就定了主意”。
这样的说辞,漏洞百出。
无论刑部如何审讯,陈德都坚持自己之前的说辞,见问不出答案,只得将陈德凌迟。
但是,一个家奴竟然胆敢私闯禁地行刺,必然有朝廷中人与其勾连。
嘉庆帝越想越不对劲,可主谋没有招供,所以嘉庆帝只能以“失察”等罪状,将相关的一干人等送去刑部惩戒,连肃亲王永锡也被送交宗人府。
而不论行刺之事的背后主谋到底是谁,这都反映出了嘉庆时期颙琰面对的各种危机,虽然嘉庆帝并没受到身体上的伤损,但是带给了他心理上的巨大打击。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军攻破紫禁城,在城楼之上插上大旗,象征着皇权至尊的皇宫被攻陷,这种事在历代都是难以想象的,而这对嘉庆帝来说,也是对于其能力的极端蔑视与否定。天理教起义虽然被压了下去,但嘉庆帝感到了深深的无能。
其实,清王朝的衰落,从乾隆中期就已经开始,到了嘉庆帝真正掌握朝堂之后,已经基本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到处都是作乱的流民,虽然和珅被除,可清朝的tan污成风现象不仅没有任何收敛,反而还愈演愈烈。
颙琰本身的才能极其有限,别说无法与其祖父雍正帝相比,就是论帝王心术,也比不上他的父亲乾隆帝,嘉庆帝费尽心思,所有的问题依旧一团糟,面对国家的不断衰落,嘉庆帝不仅无能为力,却又无法抽身放松,陷入泥沼之中无法脱身。在这种状况之下,嘉庆帝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不断恶化。
关于雷劈皇帝的说法,实属无稽嘉庆帝驾崩后,民间曾有流传的说法是颙琰是在避暑山庄遭逢雷劈所以驾崩的。
无论哪个说法,都是说嘉庆帝是被雷击之后所以驾崩,而且遭到雷击的嘉庆帝被烧焦,面目全非所以无法收敛,要是这件事传出去实在是宫廷丑闻,所以最后大臣们商定将一名与嘉庆帝相貌身形相似的太监处决,盛装打扮装殓入棺,而嘉庆帝的尸身则放在棺底。
不过,这样的说法没有丝毫的历史依据,且传闻版本不一,太过荒诞,不足为信。
嘉庆帝从中暑病倒到驾崩,才不到一天的时间,导致其猝死的原因,除了年事已高之外,恐怕还是长久以来的心力交瘁,使得其身体状况非常差,来个中暑就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