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为什么没有纳入清朝版图?

西伯利亚太冷,东南亚太热,这两块如今看来近在咫尺的宝地,在古代中原王朝的眼里都是一文不值的蛮荒之地,缅甸亦复如是,而且缅甸古代可没那么好欺负。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的西部,也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国家,历史相当悠久,东汉时期,缅甸境内的掸国就多次派遣使臣入洛阳朝贡,不过在古代数千年岁月里,缅甸与中原之间的来往并不算多,整个东南亚地区,与中原往来比较密切的国家都较少。

元朝建立初期,曾攻破蒲甘城,使得当时的缅甸四分五裂,其中北部地区被元朝设置“蒲甘行省”,也称“缅中行省”,性质比较类似于元朝在高丽设立的征东行省,与内地有很大区别,而这也是中原王朝唯一一次将缅甸收入囊中。

元朝消亡后,缅甸与明清两朝都曾发生过战争。

明缅战争:

明朝建立初期,曾效仿元朝旧制在云南的外围设置六个宣慰司,其中四个主体位于今天的缅甸境内,明朝授予当地上层宣慰使职缺,当地土司接受明朝册封,服从云南的三司辖制。

然而,明朝对于缅甸的管辖比起对东北等地的羁縻性质还要松散一些,嘉靖年间,随着葡萄牙殖民者进入缅甸,明朝在缅甸的影响力开始削弱,到万历年间,逐渐强盛的缅甸东吁王朝不断向云南地方以及明朝的诸多外夷进犯,最终与明朝之间发生战争。

嘉靖到万历年间,前前后后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明朝缅甸战争,虽然规模不大,而且明朝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最终也使得明朝在缅甸乃至整个中南半岛的羁縻完全崩解。

清缅战争:

相对于明朝与缅甸之间的战争,清缅战争的名气似乎要更加响亮一些,清朝中前期,与缅甸之间并没有直接来往,双方关系陷入停顿,当时的清朝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没工夫搭理缅甸与西南地区。

随着清朝的稳定,老挝、安南与暹罗等纷纷成为藩属国,而对于缅甸,清朝态度谨慎。乾隆年间缅甸正式纳贡,双方关系逐渐变好的时候,缅甸贡榜王朝突然强势起来,将原本云南外围的诸多土司吞并,并袭扰云南,最终引发了清缅战争。

战争持续多年,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因为缅甸无暇同时应对日渐强盛的暹罗,因此主动向清朝求和而宣告结束,缅甸成为藩属,乾隆帝将此列入所谓的“十全武功”。

相对于明朝来说,清朝所开拓收复的土地还是比较多的,前期征伐比较频繁,自唐朝之后就失去了的天山南北,在清朝被收回,对于青藏高原地区,清朝一改明朝时期软弱乏力的羁縻制度,极大强化了在当地的存在感。

看起来,清朝当时也算是相当锐意开拓,然而对于缅甸,清朝并没有什么兴趣。

第一,缅甸是个没什么价值的地方

如果现在有人说缅甸没有价值,实在是非常无稽,然而在古代的中原人眼里,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中原王朝数千年里,都将周围地区看做是蛮荒,别说东南亚地区,就算是江南华南这些地区,在古代也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尴尬,直到两宋,华南还被当成流放地。

缅甸虽然是西南地区印度洋的出海口,但中原王朝向来核心在陆地,对海洋的兴趣并没有那么强烈,不会为了什么出海口去开拓,何况清朝时期施行禁海。

缅甸虽然是如今世界著名的米仓,但清朝时期的缅甸,经济发展程度并没有多高,中原人前往当地,也大多是为了采买宝石、禽鸟之类的土特产,图个稀罕,可不觉得缅甸有多么大的经济价值,值得中原人大费周章。

第二,缅甸可不那么好欺负

虽然从体量还有其他诸多方面来看,清朝的实力都要比缅甸强很多,但是这并不代表清朝真和缅甸打起来的时候就可以赢,清缅战争持续了几十年,当年明朝与缅甸之间的战争也断断续续了很久,也侧面反映出了缅甸的实力没那么弱。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缅甸虽然综合实力不如中原,但是它占有地利之便,只要缅甸人盘旋在西南一带,安守本土,那远征的清朝大军就很难占到什么便宜,中南半岛的炎热气候,就算是当年的蒙古铁骑,也是吃尽了苦头的。

清朝想要征服缅甸,就算是有了这样的心思,也没那么容易,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第三,缅甸并非是传统领地

相对于天山南北、高原雪山、辽河内外等地,缅甸在数千年岁月中与中原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密,甚至可以说比较疏离,即便是云南地区,真正被中原融合也是在元朝开始的事情,在此之前都属于地方上的藩,至于缅甸,连朝贡的关系维持得都没有那么久。

对于清朝以及其他中原王朝来说,缅甸是十足的“外邦”,根本与中原文明教化的地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而对于征伐这样的地方,中原向来都没有什么动力,朝廷上也都是以反对为主,认为征伐外夷损失大利益小,实在是得不偿失。

中原朝贡体系的一贯传统就是,称臣纳贡,不兴干戈,从来都不是以完全的占领、拥有为最终目的来建立与外邦的联系,包括缅甸在内,中原对藩国都没什么兴趣。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