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韩国想借修建郑国渠疲秦续命,没想到适得其反,郑国渠的建设秦国实力大增,韩国在山东六国中头一个被灭。
韩国让秦国修建郑国渠,为的是自保战国时代,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剧烈,当时已经吞下巴蜀,南败楚国夺取黔中等地的秦国,已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一个。
关中,乃是秦国的根基所在,秦国为了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以便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迫切需要发展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以提升秦国的粮食产量。
与秦相对的,那是崤山之东的韩国,虽然名列“七雄”,可作为三晋之一的韩国,却是当时七个诸侯国中最弱小的一个,更要命的是,韩国刚好卡在秦国东出函谷关的必经之路上,若有朝一日秦军东进,那么韩国就首当其冲。
数百年里,韩国虽然弱小,但是凭借极其强悍的兵器制造技术,韩国也有其独到之处。
苏秦:天下强弓劲弩利剑皆出于韩。
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韩国墓葬出土的兵刃仍旧锋芒如新,很多连一点生锈的痕迹都没有,兵器制造方面的高超水准,极大程度弥补了韩国综合实力上的不足。
此外,韩国身处四战之地,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的是,无论任何一方强盛,韩国都必然首先遭殃,好的是,韩国是山东诸侯与秦国之间的平衡点,也是楚国与中原各国之间的楔子,韩国游刃于诸侯之间,寻找着平衡,借力打力维护着自己的利益。
只可惜,战国后期,秦国已经势不可挡,韩国原本竭力维持的平衡早就被打破,要想自保,只能另想办法,而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韩国想出了一个最雷人的拙劣办法。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采取了一个拙劣的“疲秦之计”,他派遣水利工匠郑国化身细作,潜入秦国之内,游说秦国在泾水与洛水之间修建一条大型灌溉渠道。
韩国的想法其实很天真:让秦国耗费实力去修建水渠,消耗秦国,使其无法攻打韩国。
郑国渠的修建,正合秦国之意虽然韩国让秦国修建水渠不怀好意,但这个办法实在拙劣,甚至拙劣到秦国压根也想不到韩国真的会用这样的办法来寻求自保。
郑国面见秦王嬴政后,陈述修建水渠灌溉的诸多好处,嬴政大悦当即允准,并且迅速征集大量人力物力,任命郑国主持水渠的开凿工程。
战国时代,已经将水利作为强国之本,各国将水利工程视作农业丰产与国家强盛的大事,普遍郑重对待,兴修水利也是各诸侯国的重要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虽然当时的秦国早就吞了巴蜀,修成了都江堰,而且从楚国那里夺取了巫郡、黔中郡,这些富庶的粮仓供应着秦国大多数的粮食,但关中毕竟是秦国的根本所在,而秦国与关东六国作战的时候,关中有粮要比从巴蜀等地运粮供应便利得多。
郑国的意见正中秦国的下怀,即便没有韩国的这个“疲秦”办法,秦国也有意在关中地区兴建水利工程,以发展农业增强实力,为日后横扫六国做准备。
在施工的中途,韩国的“疲秦之计”被秦国知晓,嬴政大怒,欲杀郑国,然而,郑国的一番话却让嬴政打消了念头。
郑国曰:始臣之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这句话说的意思很明白,郑国坦言最初修建工程的确是不怀好意,可水渠建成后,对秦国有极大的好处,虽然为韩国延续了几年的命数,可为秦国建立的,却是万世之功。
嬴政是个非常富有远见的君王,也知道郑国所说的确是事实,并未再继续追究,不仅让他仍旧主持工程,在水渠建成后,还以其名字命名。
郑国渠为秦国立下大功公元前236年,郑国渠正式建成完工,而郑国渠建成后,秦国实力大增。
《史记》:渠成,注填于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郑国渠修建完成后,使得常年干旱缺水的关中平原得到有效的灌溉,而泾水含沙量很大,如此灌溉使得关中土地肥力大增,农业迅速发达起来,同一时期,关中的平均粮食产量为每亩六石四斗,黄河中下游的齐国、魏国等,通常仅为一石,相差极其悬殊。
司马迁在史记之中,将郑国渠的建成与秦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联系起来,足可见对郑国渠的评价之高。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郑国渠建成后,秦国实力迅速得到进一步强化,而当初想借此疲秦的韩国,却在郑国渠完工后的第六年,成为了秦国东出函谷关的垫脚石,此后的秦国势如破竹,灭韩之后逐渐灭掉其他五国,建立秦王朝,正如郑国所言,郑国渠为秦立下万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