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日本武士的造型,是出了名的稀奇古怪,战国时代的武士背后,有个叫做“母衣”的巨大口袋,背着母衣的武士,称作“母衣众”,母衣类除了实用价值之外,主要用于显示身份。
看过日本大河剧或者见过日本战国时代画作就会发现,当时的日本武士,造型大多都比较浮夸,每到战场之上,日本的武士背后都插着花花绿绿的各种旗子,而其中有些武士的背后会有个很大的像是气球一样的东西,其实那并不是背着什么东西,那是一种有用的武具。
在电影《关原之战》里,决战在即之时,德川家康夜不能寐,所以就起身亲手缝制母衣,向身边的侍女解释说母衣就像婴儿的胎盘,能够保护武士,更能显示男子汉的威严。也因此,这个武具被日本人取名为“母衣”。
母衣并非谁都能穿,母衣代表着地位与身份在日语中,这个武具叫做“母衣”,使用鲸须或者木条等作框架打底,上面附着着一层布,做成气球的形状,主要用于防止在战场上被背后的冷箭或者投石等击中。
虽然母衣的确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是在日本古代,母衣并非任何武士都有资格穿。
对日本历史尤其是日本战国时代历史有所了解的,应该都听过“母衣众”这个名字,最有名的就是织田信长的黑母衣众与赤母衣众,这些人都是从骑兵武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近卫军,其中黑母衣众10人,包括著名的佐佐成政,而赤母衣众9人,包括前田利家,而后来的丰臣秀吉身边,有一群叫做“黄母衣众”的近卫军。
从这段历史也就能够看出,日本武士的母衣,不一定都是红色的。
从颜色上来说,母衣大多使用象征阴阳两道的红白相间色,也有不少使用夺目红色的,其他颜色的也有但比较少见,尤其是紫色,乃是将军使用的颜色,不能够轻易使用。
母衣在日本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公元870年的《日本三代实录》之中,当时有个叫做小野春风的日本贵族,被派遣去对马岛,抵抗新罗国的流民海盗,向朝廷索要了大量的“保吕”。
而这种叫做“保吕”的武具,其实就是后来的母衣。
12世纪时,在《吾妻镜》之中,源实朝第一次穿着铠甲的时候也配了母衣,不过这个时候还没出现“母衣众”这个群体,但当时,穿母衣的人已经都是有特别地位的人了,甚至有“将母衣武者的首级斩下并示众的人,就无法成佛获得善果”。
因此,母衣武者不能斩,斩了之后只能用母衣包裹首级,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战国时代,日本的武士被组织化,母衣也成为了精锐军队或者在本阵与前线来往的使者,才能使用的一种象征名誉的物品,是身份的象征。
母衣,其实代替了披风事实上,本来的日本武士也与古代的中原一样,有些是在背后披上披风,但是披风虽然看上很潇洒好看,但是除了拉风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作用,更尴尬的是,作战的时候,披风经常可能变成累赘,比如被树枝挂住,被敌人一把拉扯下来,甚至还有跑太快被披风带下来的情况。
因此,古代日本的武士就将披风的下摆扎进腰带,而骑马的时候,风灌入之后就会鼓起来,仿佛一个大气球,后来,干脆就制作成了用框架制成的“母衣”,像个大灯笼一般。
战场上,最难防备的就是来自身后的袭击,而母衣的存在,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屏障,当有暗箭之类飞来,最多也就插在母衣上,比较难伤到武士本身,能起到防护效果。不过随着火器的诞生使用,母衣的实用价值逐渐消失,更多成为一种象征。
西方人认为,母衣的实用性很差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日本的“母衣”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不过,这种仿佛背着个蒙着布的鸡笼子的装束,其真实的实用性,在近代受到了诸多的质疑。
按照日本人的说法,母衣的最初功用是为了防止武士被飞箭所伤害,但是西方人认为,巨大而且色彩艳丽的母衣,使得武士更加容易变成敌方进攻的目标,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反效果,并不能很好地保护到武士,更可能带来伤害。
西方人认为,日本人之所以使用母衣,主要是因为古代的日本人身材比较矮小,用巨大的母衣主要是模仿河豚,想要用巨大的母衣来使得本家目标更加高大,以恫吓对手。虽然西方人的这种说法也并没有任何的根据,不过母衣的实用性的确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