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嵇康死后广陵散就绝唱了,难道他学生不会弹,曲谱没留下来?

《广陵散》并没真的绝唱,现在不少民乐学习者应该也学过这首曲子,只不过现代版本的《广陵散》已与最初始版本的不同了。

《广陵散》又称作《广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也是十大名曲之一,而与《广陵散》联系最密切的人,就是晋朝“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事实上,“散”是一种琴曲的名称,这首古曲流传在广陵,也就是如今的扬州地方,因此得名广陵散,其描写的,是聂政刺杀韩王的故事。

先秦时聂政之父为韩王铸剑,期限有所延误,因此被韩王所杀,聂政听闻韩王爱琴,便进入深山刻苦学习,最终成功被引荐入韩王宫向韩王献艺。聂政将匕首藏于琴中,最终成功刺杀了韩王,而聂政也当场自刎。聂政死后,被韩人暴尸,悬赏千金征闻其姓名籍贯,聂政之母知道是自己的儿子,跑去痛苦,向周围的人哭诉前因后果,最终气绝而亡。

相传,嵇康年轻时,在洛阳华阳亭夜宿,偶然遇一老者,向其传授琴艺,从此,嵇康的《广陵散》弹奏得精妙绝伦,这首古曲也与嵇康之名一起,名扬天下。

魏晋时代,是历史上出了名的阴暗混乱交织的时代,当时兵连祸结疾疫肆虐,不过,沉重的灾难之中,却孕育诞生出了极自由、极富浪漫气息的魏晋风流,而当时有一支顶级的男团,他们寄情于山水,才情四溢又任性狷狂,这就是著名的“竹林七贤”,嵇康就是其中一人。

只不过可惜的是,竹林七贤在司马家的威逼利诱之下,逐渐分化瓦解,而硬汉嵇康,始终不肯依附于司马家,因此避居于洛阳城外,做了个打铁匠,依旧如痴如醉追求者心中的崇高人生境界:摆脱约束、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悠闲。

然而,嵇康的才华与逍遥的处世风格,并没有给他带来想象中的自由一生,司马家依旧不肯放过嵇康,不见容于司马家利益的嵇康,在公元262年被司马昭以“言论放荡,害时乱教”的名义直接赐死。

据说当时在刑场之上,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宽赦嵇康,并且要求拜嵇康为师,而这也正是相天下昭示了嵇康的学术地位与人格魅力,当然,这种“无理要求”最终不可能成功。

嵇康感慕聂政当年的壮举,当即要来了一张琴,弹了一首《广陵散》,琴曲悲壮激昂,周围饮泣洒泪者无数。

曲罢,嵇康仰天长叹:吾死不足惜,《广陵散》从此失传。随即引首就戮。

《晋书》:康容色不改,索琴弹《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临终感慨,当年自己的外甥袁准曾经向其求学《广陵散》,但他始终都没肯教授,没想到如今身死曲终,《广陵散》从此绝响。

所幸的是,《广陵散》并没有失传,嵇康当年虽然并没有教自己的外甥袁准,但是袁准爱琴并不甘心,因此每每趁嵇康弹琴时偷听,嵇康的《广陵散》有四十一拍,也就是四十一个章节,袁准学到了其中三十三拍,但之后被嵇康所发现,因此并没有学到剩下的八拍。

但袁准本身也有极高的乐曲造诣,他通过自己的体会揣摩,还有在广陵地方的走访学习,最终补全了嵇康版本《广陵散》后续的八章,也因此,《广陵散》在嵇康死后依旧传承了下来,千百年间不断辗转在无数琴师之间。

隋朝时期,《广陵散》的曲谱传入宫廷,隋亡后又进入唐朝宫廷,唐灭后落入民间,直到宋高宗时代再次回到宫廷,明朝初期,太祖第十七子朱权主导编纂了《神奇秘谱》,将《广陵散》收录其中,不过当时《神奇秘谱》收录的,仅有弦位与指法,并没有节奏节拍等。

如今流传于世的《广陵散》,是现代琴家吴景略根据《神奇秘谱》所记载的弦位与指法,重新打的谱,只不过历经近两千年的流传,现在的《广陵散》与嵇康时代的必然已经不同。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