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公主出生时,其父汉文帝刘恒13岁,却已有四个儿子。
康熙帝玄烨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他仅仅才13岁而已。
古人的生育年龄一直都是个谜,反正要比现代人早很多,几乎就是孩子做父母。
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的时候已经23岁“高龄”,但他膝下却没有子嗣,因此王位最终落入了他的异母弟弟嬴稷的身上,嬴稷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不过嬴荡是突然离世的,嬴稷继位可并不是他本人的意思。
秦武王嬴荡,秦惠文王与惠文后所生之嫡子,先秦时代最锐意开拓的君王之一,虽然其母亲惠文后乃是魏国公主,但这并不妨碍秦国揍魏国。
从三家分晋之后开始,魏国就成了秦国东出函谷的巨大障碍,秦魏打来打去一直没断过。
不过战国就是这样,一边打来打去,一边又结亲联合,而结亲的方式很直接,那就是联姻,惠文王的王后,就是魏国公主。
换言之,嬴荡身上有一半的魏国血统。
小时候的嬴荡就天生神力,喜欢与勇士们一起做角力游戏,乌获、任鄙这两位大力士在惠文王时期就因为作战勇猛得到重用,自然也被嬴荡亲近。
秦人崇尚勇武,在惠文王眼里,这个孩子不仅有嫡子的尊贵,而且很符合秦人的风格,因此格外疼爱,早早将其册立为储君。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嬴驷薨,嬴荡继位为秦武王。
嬴荡登基后没多久,就筹谋着灭掉周王室,由此夺取天下,虽然当时的周天子早就成了空架子而已,但诸侯没谁去动这个忌讳,武王之举的确惊世骇俗。
出于试探,武王决定先行伐韩,因为周王畿就在韩国腹心之地,由于当时韩魏联盟,为免得魏国偷袭,秦国先派甘茂前往魏国拖延游说。
秦国软硬兼施之下,魏国倒戈,不仅不帮韩国,反而助秦攻韩,不多久韩国被打得七零八落只能投降,派人前去秦国求和。
武王趁伐韩由头带兵进入周王畿,准备取走九鼎,结果,就在嬴荡亲自动手搬起龙文赤鼎的时候,脚下一滑被大鼎砸中,当场气绝身亡。
尽管当时武王已经23岁,在古代这个年纪早就做了父母,但他并没有子嗣,其生母惠文后也就这么一个亲儿子,嬴荡没有其他同母弟弟。
王位不可虚悬,但到底立谁成了个问题。
虽然惠文王就这么一个嫡子,却有一大群的庶子,另外,与惠文王同辈的兄弟觊觎王位的也并不在少数。
由于王位之争,秦国陷入大乱,惠文后想要扶持庶长子公子壮,而芈八子想要扶持亲子公子芾为秦王,还得到了惠文王的弟弟樗里疾的支持。
其实,芈八子虽然只是嫔御,无法与惠文后争,但她的娘家兄弟们争气,而且关键是樗里疾这个在秦宗室中有巨大分量的人物也支持她。
但这还没完,隔壁的赵国也想横插一脚,他们支持的乃是公子稷。
事实上,嬴稷也是芈八子的孩子,只不过当年年幼被送去了燕国作为质子,对芈八子来说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立公子芾或者公子稷都没关系。
那时的赵国是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实力不可小觑,迫于赵国的压力,加上芈八子态度松动与魏冉等外戚支持,远在燕国的质子嬴稷成功回到咸阳继位。
不过,嬴稷的继位还是受到惠文后与其他大量臣子的反对。
嬴稷登基第二年,天上突然出现彗星,庶长子公子壮与其他支持他的宗室、大臣纷纷公然反叛谋逆,史称“季君之乱”。
嬴稷命舅舅魏冉带兵剿灭,最终季君之乱很快被平息,参与此事的七位公子都被诛杀,惠文后因此死去,而武王遗孀武王后被送回了魏国。
根据史料的记载,秦武王只有武王后一位正妻而已,其枕边并没有其他人,不过先秦时代的史料记载往往有所遗漏,未必是真。
嬴荡是惠文后独子,虽然深受宠爱,但就这么一个独苗肯定不保险,为以防万一,惠文后必然会尽早考虑,给孩子安排亲事以有后代。
但奇怪的是,武王并没有留下儿子,甚至连女儿也都没有相关记录。
秦国时期,女子十四岁,男子十六岁就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平民不婚是要罚款加税的,贵族自然更要以身作则。
所以在武王迎娶武王后之前,必然已经有了身边伺候的人。
有一种说法是武王本身没有生育的能力,不过这个可能不太高,他被立储很早,若是长久没有子嗣,被怀疑没有生育能力,惠文王不可能不为秦国的江山安定考虑。
其实主要的可能是,武王本身有孩子,但却早早夭折了,或者儿子没保住,只有女儿,但不论如何,他是身体健康的,惠文王才会放心传位。
另外还有个可能,那就是嬴荡真的是没时间。
作为秦国历史上稍有的锐意君王,武王嬴荡崇尚武力,从小就跟角力之士待在一起,对于儿女之情似乎也没什么兴趣。
君王也是人,或许武王真的是那种忙于事业,对自己的事情反而没兴趣的人物,现代像是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
如果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也可以理解,当时天下征战不断,武王可能就是想着先趁年轻锐意开拓,建立功勋之后再去考虑子嗣的问题。
但是没想到,他在洛阳举鼎意外离世,没能留下子嗣,王位也意外落入不起眼的公子嬴稷的手中,历史充满巧合,非人力能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