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表亲千里近,堂亲万年近。
“堂”为内亲,是同宗同族,“表”为外戚,非一姓之人。
姑家、舅家与姨家统称为表亲,叔伯家称作堂亲。
父亲的子侄都是自己的堂亲,而无论父亲的外甥与母亲的侄甥都是自己的表亲。
除少数之外,同姓亲族为堂亲,异姓亲族为表亲。
堂,在过去指的是大家族共同居住的宅院,这样意思就很明显了。
一群人同住一个屋檐之下,通常都是一个大家族。
堂亲之中的“堂”,往往来源于家谱之中的“堂号”。
因为过去的同姓大家族往往都是居住在一起的,而为了区分各同祖后嗣支派之间的区别,就会各自取各自的堂号。
家族聚会时或者宗族祭祀的时候,各分支按照堂号不同序列,以示区分。
同一个姓氏,因为地域差异会形成“郡望”,同一地区不同分支的子孙又会形成“堂号”。
比如李氏就分成陇西李氏、渤海李氏、襄城李氏、江夏李氏等诸多分支,而李氏之下又分成诸多的堂、房,比如青莲堂、延平堂等等。
天下同姓是一家,如果是同姓同郡望,亲缘关系又近一层,若是同堂号,那就再近一重。
因此,所谓的“堂亲”,就是指父系血脉相亲近的亲族。
古代宗法之下,都是以父系血缘作为纽带,姓氏继承于父系,所以同样的姓氏,那么上溯多少代就是同一个老祖宗。
在现实中,与自己同族同族者,只要在一定范围之内都可以称作堂亲。
自己父亲的亲兄弟也就是自己的叔叔伯父,他们家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堂兄弟姐妹。
这里有个例外,那就是自己的姑姑,她们家的孩子,算是自己的表亲而非堂亲,因为姑姑最终是外嫁女,她的孩子与自己并非同姓。
而父亲的堂亲,自己也要敬称,比如父亲的堂兄弟,自己要称堂伯父、堂叔,父亲的堂姐妹,自己要称作堂姑,诸如此类。
堂亲分成堂、从、族三类,这是按照血缘关系亲疏来区分的。
例如,自己亲叔伯家的孩子,与自己是三服之内,是堂兄弟,自己祖父的兄弟后嗣中与自己同辈的,是四服之内,也就是父亲堂兄弟家的孩子,这是从兄弟。
如果再上溯一辈,是曾祖父兄弟后嗣之中与自己同辈的,那就是五服边缘了,这类的堂亲称作是族兄弟,再远就出五服了。
过去为表亲近,无论堂、从、族,称谓上经常都统称为堂亲。
表亲之中的“表”,也有“外”的意思。
所谓亲戚亲戚,亲戚之中的“戚”,往往指代的就是表亲。
母亲的兄弟姐妹,也就是自己的舅舅、姨妈家里的孩子,跟自己就是表亲,这里还要再算上父系之中的姑姑家里。
表亲最直接的特征,那就是在同姓不婚的情况下,他们跟自己虽然有血缘关系,但并非同一个姓氏。
古代的家族宗族,都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因此姓氏成为了维系血缘的一个重要象征,表亲之间往往都不是一个姓,以区分内外。
在过去,堂亲之间绝对不能通婚,但表亲却可以,因为过去判断能否通婚的条件,并非是看血缘关系,而是看宗族关系。
表亲虽然是亲,但宗法之下却是两姓之家,彼此之间结合并不受什么约束。
甚至于在古代,外甥迎娶舅家的表姐妹拥有优先权,表亲之间的结合,往往被视作亲上加亲的一段佳话,不仅不受约束,还备受赞扬。
无论是舅舅家、姑姑家还是姨妈家的孩子,与自己都是表亲。
但表亲在过去与堂亲有个很大的不同,同一堂号的同族之人,只要在五服之内都是亲,可在表亲这边,这样的规矩却不太好使。
在自己这一辈,表亲之间还算是亲,但再过一代,关系可能就直接中断了,在过去,表亲下一辈之间几乎都是形同陌路,完全看不出以前是亲戚。
有句话叫做姨父亲不是亲,没了姨娘断了亲。
还有句俗话叫做姑舅亲,辈辈亲。
表亲之中,姑舅表亲与姨表亲又有所区别。
姑姑是自己父亲的姐妹,她们虽然是外嫁之女,但因为宗法制度,姑姑与自己本家之间的联系往往要更加密切一些。
所谓的姑姑疼侄儿,也是这个道理,姑故家的表亲,与自己算是非常亲厚的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舅舅家,所谓天上雷公地上舅公,舅舅是母亲的兄弟,宗法制之下舅舅必然维护自己姐妹与外甥的利益,因此关系非常亲近。
但姨母家就不同了,姨母是自己母亲的姐妹,她们都是外嫁之女,彼此之间无法相互依仗,一旦姨母离世,这门表亲也算是走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