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种树,七十不制衣。
这句俗谚在清代廷枚的《古谚闲谈》中有所记载,清代之前流传许久。
意思与字面看起来也一样。
人到五十岁就别想着造房子了,到了六十岁别想着种树了,而七十岁不适合再做衣服。
五十不造屋
过去与现在不同,过去尤其是农村地区,家家户户的房屋几乎都是自己家里人亲自动手去修建的,条件好点的可能会请人来帮个忙而已。
造房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是花钱,更加费工费神。
五十岁,已经半百的年龄,以前的普遍平均寿命就不是很长,能够活到五十岁其实也没有那么常见,有是有,但比较少。
而且到了五十岁的时候,身体已经不太好了。
造房子这种事情,不仅费神而且消耗体力,在过去对于五十岁的人来说,实在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没必要去做。
再者,五十岁的时候应该已经儿孙满堂,就算造房子也用不着亲自动手,儿孙按理应该去赡养家里的老人了。
六十不种树
有句老话叫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这一代栽树,其实不太能得到什么好处,主要还是造福后代,所以古代将享受祖辈恩惠的称作“恩荫”。
种树的确是有利于子孙的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种树看着简单,其实不然。
在种树的时候,不仅要去挖土、松土、施肥等等,还要随时小心呵护,这样才能够保证种下去的树苗可以存活下来,一点不能放松。
而种树需要上山,需要频繁弯腰,这对于六十岁的人来说是很难的事情。
老年人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尤其是骨头都已经脆了,稍有不慎就可能扭到腰,造成骨骼的各种损伤,也很不容易复原。
如果种树的话,最好还是趁着年轻的时候,等到六十岁再去种树,其实对自己是个很大的麻烦事了,最好不要。
七十不制衣
家里有老人的应该都见过老人做衣服或者缝补的时候。
老人家上了年纪之后,穿针引线是很麻烦的事情,因为那时候视力衰退,尤其是老花眼,也就是远视眼,近处的事物根本看不清楚。
过去没有电灯的时代,只能靠着烛火油灯照明,白天是没什么工夫缝补的,只有晚上,但晚上原本视线就不好,挑灯缝补更糟糕。
七十岁的年纪,要是还去做缝补针线活,不仅伤眼睛,而且还很容易伤到自己,所以到了这个年纪也不必要再去做这些。
就算是现在,七十岁其实也是高寿了,就更别说是过去,这个年纪自当有儿孙们来孝敬,家里的老人辛劳了一辈子,也不需要再去劳神。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作为后人,更该体贴孝敬长辈。
无论是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种树还是七十不制衣,都是说年纪增长之后,身体每况愈下,家里的子嗣后人更该照顾老人,不能让他们过多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