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日本人吃西瓜,其实就像泰国人看我们吃榴莲。
西瓜在日本的确价格不便宜,但也不至于吃不起的程度。
受到自然地理因素以及严苛的食物筛选,日本西瓜的产量非常稀少,使得日本人在夏天的时候似乎并不能像我们一样用勺子挖着吃西瓜。
通常,我们买西瓜都是按个买,日本人大多都是切片买,很少买整个的西瓜。
耕地很少,能够用来种西瓜的土地就更少
日本的陆地面积不足三十八万平方公里,比云南还要小不少,而且日本四分之三以上的地区都是森林密布的山区,并不适合居住与农业开发。
小小的日本列岛,居住着超过1.2亿的人口,其人口密度位居世界前列,地狭人稠,这使得日本的农业先天不足,难以大规模发展。
去掉无法耕种的山区、必要的城镇建设用地,日本真正能够用来发展种植业的土地仅占其总面积的13%左右,而这其中大多数都要用于种植粮食与蔬菜等。
因此,日本能够用来种西瓜的土地极其稀少,都不够河南或者山东的一个零头,种得少、产得自然少,日本的西瓜当然不会便宜。
本来产量就低,还要再筛去一大批
日本市场上的农产品大多都收拾得非常干净整洁,看着就很赏心悦目,而这种过度化精致的背后,则是难以想象的巨大浪费。
由于对化肥的严格约束使用,日本的西瓜种植需要使用马粪或者牛粪提前堆肥,效率很低,而为了保证品质,日本的瓜农每根瓜藤上只保留一个瓜,以完全吸收养分。
当西瓜成熟之后,还要再次拣选,甜度不够的、长得难看的、质量等不一致的,都不能够流入市场,要么送去榨汁,要么直接扔掉。
因此,日本市面上大多数的西瓜与其他农产品,都是过筛后留下的最好的,这也导致了日本西瓜与大多数农产品价格都相当高。
成本不仅在种植过程,还在培育过程
从规模来看,日本并非农业大国,但日本是世界著名的农业良种培育国,很多优良农产品品种都来自日本,比如著名的阳光玫瑰葡萄与富士苹果。
日本的西瓜产量虽然很低,但日本的瓜农很喜欢培育新品种,希望栽培出更好更甜,或者形状更奇怪的西瓜,这也需要很大的投入。
农业研发本身就耗时长久,而且每个新品种的诞生,都需要以大量的失败作为代价,日本的西瓜新品种每每诞生,往往意味着有很多的西瓜被丢弃。
如此一来,日本本来产量就很低价格变得很高的西瓜,最终的售价变得更惊人,日本很多天价水果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而产生的。
西瓜价格虽然高,但日本人收入更高
通常来说,日本西瓜的售价折算之后,大约在每斤6到8元,比国内贵大概三倍的样子,单个的西瓜通常都能卖到一百多元。
看起来很昂贵,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那么夸张,要知道日本人目前的月收入中位数折算后大约是2.37万元,算人均的话达到2.7万元,这是什么概念不用多说。
虽然日本的西瓜与很多农产品的价格虽然比我们要高,但日本的平均收入却更高,一来二去之后,西瓜的价格对日本人来说,其实也没那么夸张。
事实上,包括西瓜在内,日本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昂,很多甚至比国内一二线城市还要便宜些,少数天价水果,基本没人买。
因为难得吃到,日本人也不太爱吃西瓜
西瓜最早产自非洲地区,之后经过不断改良,才形成了如今的西瓜样子,远在东亚边缘的日本列岛,很晚才有西瓜出现。
明朝时期,中原有西瓜传入了日本,这种舶来品在那时的日本非常稀罕,只有贵族的庭院与神社、寺庙中才有种植,而主要用途是用来贡神。
因为大多数的土地都要用来种植珍贵的粮食,所以西瓜在日本并没流行起来,就算是到了近现代之后,西瓜对日本人来说也可有可无,吃西瓜主要图个新鲜。
因为西瓜在日本太少了,所以人们在品尝西瓜的时候喜欢撒点盐或者配上柠檬汁,如此就会更加突显西瓜的甜味,就算吃不到西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从各方面来看,进口西瓜也不现实
有人觉得,日本的西瓜太少,为何不进口西瓜呢?其实这也是行不通的,西瓜本身保存就不太容易,长时间运输之后的西瓜品质太低,在日本不会有人买。
另外,日本出于对本土农业的保护,对很多进口农产品都征以很高的关税,进口再便宜的西瓜到了日本,最终摆在市场上的时候也不会便宜。
而且更加尴尬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西瓜生产与消费国,但我们的胃口太大,自家产的西瓜都不够,反而还要进口不少,日本想进口都找不到地方。
整体来说,日本的西瓜的确比我们的西瓜贵不少,但别忘了日本的收入更高,所谓的吃不起之类还是做个打趣儿,听了之后一笑了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