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缺什么,就越想炫耀什么,韩国这个东亚面积最小的国家,却是东亚唯一称“大”的国家。
齐楚燕秦赵魏韩,战国七雄中的前六个,在秦朝之后的历代王朝都有借用其国号,唯独最先被秦所灭的韩,后世皆不屑。
倒是隔壁的半岛,以“韩”字为美为盛大,将其作为自己的称号。
虽然韩国的面积很小,却无时无刻不再自称为”大“,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挺少见的。
先秦时代武王伐纣,殷商遗臣箕子率众前往半岛北部建立王权,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箕子朝鲜”,这是半岛有据可考的第一个确切王权文明。
而后箕子王权被燕国的卫氏所灭,建立卫氏朝鲜,汉武帝时期灭卫氏朝鲜,设置汉四郡将半岛北部完全纳入中原管辖,直到高句丽崛起之后。
从箕子朝鲜开始到后来的高句丽,其实古代很长时间内朝鲜半岛受到中原文明直接影响的都是中北部地区,其南部长期处于比较荒蛮的状态。
当然,半岛南部也并非什么都没有,在半岛北部受到中原影响不断发展的同时期,其南部还生活着“三韩”,即辰韩、马韩与弁韩,这是韩国人的直系先祖。
唐灭高句丽与百济之后,三韩之一的新罗逐渐兴起并一统半岛南方,最终建立起半岛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王权,半岛北部仍旧属于中原王朝。
新罗之后,就是著名的王氏高丽,前后延续了五百年岁月,直到元末明初,因为大将李成桂夺位而灭,取而代之的就是李氏朝鲜。
李成桂夺位之后,请求明朝册封,最终确定了国号为“朝鲜”,意思为“朝日鲜明之国”,李朝对中原遵循事大主义,从文化到制度完全照搬,俨然一个小明朝。
明朝之后的清朝,李朝仍旧作为中原的藩属称臣,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晚清甲午海战,战败的清朝将李朝的宗主权让给了日本,双方的千年宗藩关系至此中断。
《马关条约》中,清朝放弃了对李朝的宗主之权,李朝的独立被承认,从这个时候开始,李朝决定与中原断绝关系平起平坐。
在古代因为宗藩礼制,李朝之君只能称国王不能称皇帝,所有的用度与礼乐等都要恪守臣子之级不能僭越,而在甲午之后,李朝开始“僭越”,想要与过去断绝关系。
公元1897年,李朝高宗李熙正式改国号为“大韩帝国”,自称皇帝,原本所有的称号全部升级到与中原一样的水准,比如世子变成太子,王妃变成皇后。
韩,在半岛传统文化之中是原本三韩部落的名字,而且还有广大、美好的意思,因此成为了韩国人新的国号,“韩国”至此诞生。
不过非常尴尬的是,当时的朝鲜半岛已经是日本人砧板上的鱼肉,就算是自称“大韩帝国”也无法改变什么,日本的势力仍旧不断在韩国渗透。
日俄战争后,日本完全独占朝鲜半岛,日本人强迫韩国签订《日韩保护条约》,到1905年的时候,大韩帝国就已经名存实亡,只是虚有其表而已。
根据《日韩保护条约》,韩国完全变成了日本的保护国,各方面的事务全都要听从日本方面的意见,日本派人对韩国直接进行管理统治。
1910年随着《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名义上才存在了十三年的大韩帝国在尴尬中消失,因为这段岁月简直就像是一场闹剧,后世一般将大韩帝国并入朝鲜王朝历史。
虽然过家家一样的“大韩帝国”没了,但“韩国”这个名字却由此正式诞生并且延续了下来,韩国人主要是想以此来突显韩国文化的自主性。
1919年,出身安东金氏的金九等半岛人士不肯屈服日本辗转到上海,在中国建立了诸多的流亡机构,组建了临时组织,不过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承认。
日本全面侵华之后,大韩民国的临时机构转移到了重庆,而在太平洋战争全面开始后,大韩民国正式对日本宣战。
这个时候的“大韩民国”其实只是个空架子而已,因为他没有一寸的实际土地,不过这对于后来大韩民国正式的组建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后半岛被沿着北纬三十八度线一分为二,北部由苏联代管,南部则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而在美国掌握的南部地区,在1948年正式建立了大韩民国,也就是如今的韩国。
尽管半岛实际上分属南北,但双方都不承认对方的合法性,都认为自己是唯一的正统,因此在实际上的大韩民国地图中,是包括整个半岛范围的,而不是仅仅南部。
目前,韩国的实际管辖面积不到10万平方公里,这样的规模比浙江还要小很多,虽然韩国的人口超过五千万,但地处东亚,这样的规模其实也不怎么样。
从各方面的硬性条件来说,韩国都无法说“大”,但韩国人还是喜欢自称“大韩”,或许有些事注定在现实中永远无法实现,只能过过嘴瘾来满足一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