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自己子嗣并不多,为什么还要把两个皇子过继给别人?

乾隆帝待机时间实在太长,原本十七个儿子,到他退位时只剩四个。

虽然有过十七个儿子,但去掉早夭的与英年早逝的,乾隆帝膝下子嗣并不繁盛。

然而即便是这样,还有两个皇子被乾隆帝提前给过继了出去。

乾隆二十四年,六皇子永瑢出嗣为慎郡王允禧之嗣孙;

乾隆二十八年,四皇子永珹出嗣为履亲王允裪之嗣孙。

本来子嗣就不是很多,能够选择的继承人就已经很少,可既然是这样,那么乾隆帝为何还要将自己的亲儿子给过继出去呢?



有句老话叫做“多子多福”,因为过去的人崇尚养儿防老,而皇家注重子嗣,主要是为了皇位继承方面的考虑,子嗣越多,皇帝能够选择范围就越广,免得到时候没得选。

清朝子嗣最多的皇帝就是康熙帝玄烨,一生有35个儿子跟20个女儿,而乾隆帝弘历作为康熙帝的孙子,只有17个儿子与10个女儿,还不到爷爷的一半,不过比起其父亲雍正帝,膝下仅有10个皇子与4个女儿,且大多早夭,要好很多了。

然而,历史上的乾隆帝虽然长寿,活了89岁,可他的孩子们却没继承这一点,乾隆帝膝下皇子中活过了三十岁的,也只有六个人而已,这使得乾隆帝子嗣更显得单薄



乾隆帝膝下活过三十岁的子嗣,分别是四皇子永珹、六皇子永瑢、八皇子永璇、十一皇子永瑆、十五皇子永琰、十七皇子永璘,永珹与永瑢出自同母,即纯惠皇贵妃苏氏,永璇与永瑆出自淑嘉皇贵妃金氏,而永琰与永璘是孝仪纯皇后魏氏所生。

被过继出去的两个皇子,分别是永珹与永瑢,而被过继的对象,是乾隆帝的两位叔叔,即慎郡王允禧与履亲王允裪,此二人都是康熙帝的儿子,而且当年都躲过了九子夺嫡,与雍正帝乾隆帝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厚。

但尴尬的是,允禧膝下的2子4女,允裪膝下的6子6女全部早早夭折,两人都没有男嗣存活下来,到了孙辈就直接断绝了



古代子嗣的传承是很重大的事情,尤其是在皇室之中,如果绝嗣,那么就要进行立嗣,也就是从同宗近支之中选择继承人。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乾隆帝完全可以从永字辈的宗室子弟里挑选继承人去继承两位叔叔的嗣孙之位,为何要让自己的儿子去呢。

一,为了维护宗室关系,标榜自己的仁君形象

按照常理来说,乾隆帝的确可以从其他的宗室子弟中,选择两个永字辈的人分别继承慎郡王一脉与履亲王一脉的后嗣,但这样随便似乎不太好。

乾隆帝虽然是雍正帝的儿子,但是在处事风格上,他倒是更主张贴近其祖父康熙帝,反而非常 反对雍正帝的严峻冷酷。

当年很多被雍正帝所打压的人都被乾隆帝恢复名誉,这也是个非常典型的例证,比如八王胤祀等人,都在乾隆时期被释放且恢复尊爵。

乾隆帝当然可以随便选两个人去继嗣,但要让自己的儿子去必然显得更加郑重其事,也更加显得他这个皇帝的形象比较光辉,这对于维系宗室关系是有莫大好处的。



二,让自己的儿子去直接占有两王财产

清代的皇子通常都是成婚后分府,才能够离开皇宫居住,不过那时候的房源也非常紧张,很多皇子在成婚生子后,仍旧居住在南三所之中,这很正常。

慎郡王允禧与履亲王允裪,他们的王爵之位都不低,清代的亲王与郡王,无论财产还是俸禄还是非常可观的,因此两王留下的财产还是很多的。

永珹与永瑢,如果还是皇子,那么将来长大了,乾隆帝自然还是要给他们封爵,不过能够直接封郡王亲王的很少,一般都是从贝勒开始。

然而永珹与永瑢直接出嗣,继承了慎郡王与履亲王的尊荣财产,虽然爵位上要降低一等,但却直接就占有了两个王府几十年的财富,这是很划算的。



三,乾隆帝也没想着传位给永珹永瑢

永瑢率先被过继出去,这个皇子在当年孝贤纯皇后的丧仪上被乾隆帝呵斥,在当时乾隆帝就断掉了将来传位给永瑢的念头。

永珹是乾隆帝登基后的第一个儿子,不过永瑢的生母淑嘉皇贵妃金氏出身卑微,而永珹本人也没有那么出色,所以乾隆帝也没想着传位给他。

当时的乾隆帝膝下,最疼爱的是五皇子永琪,而且还有中宫那拉皇后所生的永璂,十五皇子永琰虽然年幼,但其生母魏氏非常得宠,这三个皇子才是乾隆心目中的继承人最佳选择。

永瑢与永珹的生母,当时已经离开人世,根基浅薄又不出挑,乾隆帝也没想着将他们作为将来继承人的人选,过继出去也没什么关系。



综合考虑了之后,乾隆帝先后将自己亲生的永瑢与永珹两个皇子给过继了出去,从此之后他们二人也就成为了宗室旁支,不再具备继承大统的可能。

那时候的乾隆帝,一门心思都在自己最重视的继承人五皇子永琪身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的话,永琪都非常出色,是个极其优秀的继承人,有永琪在,其他皇子就无所谓了。

然而很尴尬的是,永琪在永珹出嗣后的第四年受封荣亲王,明摆着就是未来储君了,结果不久后永琪附骨疽发作英年早逝,乾隆帝接连多年都没心思考虑储君的问题。

话说回来,就算当年乾隆帝出于继承人考虑留下永珹与永瑢也白搭,因为这两个儿子都走在了他的前面,乾隆帝晚年实在没得选,只好传位给了十五皇子永琰,即嘉庆帝。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